百词典

《寄高云》

时间: 2025-05-07 00:10:46

诗句

南徐风日好,怅望毗陵道。

毗陵有故人,一见恨无因。

独恋青山久,唯令白发新。

每嫌持手板,时见著头巾。

烟景临寒食,农桑接仲春。

家贫仍嗜酒,生事今何有。

芳草遍江南,劳心忆携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0:10:46

原文展示

寄高云
南徐风日好,怅望毗陵道。
毗陵有故人,一见恨无因。
独恋青山久,唯令白发新。
每嫌持手板,时见著头巾。
烟景临寒食,农桑接仲春。
家贫仍嗜酒,生事今何有。
芳草遍江南,劳心忆携手。

白话文翻译

在南方的徐州,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我遥望着通往毗陵的道路。毗陵有我旧友,然而我们一见面却总是感到无缘相见的遗憾。我独自眷恋那青山的美景,却只让我的白发愈发新鲜。每当我抱怨自己年老时,总会看到那头巾提醒我。烟雾弥漫,正值寒食节,农事正忙,春天已经来到。家境贫寒,我仍然喜欢饮酒,如今生活又有什么呢?江南的芳草遍地,心中常常回忆起曾经携手的日子。

注释

字词注释:

  • 怅望:怅惘地望着,表示一种惆怅的心情。
  • 毗陵:地名,指的是一个有故人的地方。
  • 恨无因:遗憾没有相见的机会。
  • 独恋:独自爱恋,形容对青山的眷恋。
  • 白发新:白发愈发明显,暗示岁月的流逝。
  • 寒食:寒食节,指的是清明前的一个节日,禁止生火做饭,吃冷食。
  • 芳草:春天的草木繁盛,象征生机。

典故解析:

  • 寒食节:源于春秋时期,纪念介子推,后来与清明节相连,传统上有扫墓、踏青的习俗。
  • 江南:指中国南方的地区,以风景秀丽、物产丰富著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皇甫冉,唐代诗人,名冉,字子远,号安居,曾任职于朝廷,其诗作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冷暖。

创作背景:
《寄高云》创作于作者思乡之际,诗中表达了对故人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作者在南方的生活与故乡的距离,激发了他对友情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寄高云》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对故人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抑郁。开头两句描绘了南方的美好天气,然而接着却转入对故人的思念,形成鲜明对比,显示出诗人的怅惘。接下来的几句,诗人独自对青山的眷恋,仿佛在诉说着人到中年后对往昔的怀念与遗憾。

“每嫌持手板,时见著头巾。”这两句中,头巾的出现让人联想到诗人的年长与岁月的无情。此后的“烟景临寒食,农桑接仲春”,则进一步描绘了时节的变化与生活的琐碎,让人感受到一种生活的沉重。最后的“芳草遍江南,劳心忆携手”则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向往与追忆,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友人深切的思念。这首诗的情感真挚,语言简练,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南徐风日好,怅望毗陵道。
    描述了南方徐州的好天气,诗人惆怅地望着通往毗陵的道路,暗示对故人的思念。

  2. 毗陵有故人,一见恨无因。
    提到毗陵有故人,然而一见面却感到无缘相见,表达了遗憾。

  3. 独恋青山久,唯令白发新。
    诗人独自眷恋青山,白发的出现使得思念愈发强烈。

  4. 每嫌持手板,时见著头巾。
    提到年老时的惆怅,头巾象征着岁月的流逝。

  5. 烟景临寒食,农桑接仲春。
    描绘了寒食节的景象,时节交替,生活的忙碌与琐碎。

  6. 家贫仍嗜酒,生事今何有。
    生活贫困却仍喜爱饮酒,反映了对生活的无奈。

  7. 芳草遍江南,劳心忆携手。
    结尾提到江南的草木繁茂,回忆起与故人携手的日子,表现出深切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青山”象征着美好的回忆。
  • 对仗:诗中多处用对仗手法,如“烟景临寒食,农桑接仲春”。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活的无奈,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深切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山:象征美好回忆与宁静。
  • 白发:代表了岁月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奈。
  • 头巾:提醒诗人年长,象征时间的无情。
  • 芳草:春天的生机与美好,暗示怀旧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寄高云》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皇甫冉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毗陵”指的是:
    A. 一位故人
    B. 一个地名
    C. 一种植物

  3. “每嫌持手板,时见著头巾”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A. 年轻
    B. 生活
    C. 年老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思乡与对故人的思念。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对历史与友情的追忆。

诗词对比:

  • 《寄高云》 vs. 《静夜思》:两首诗均表达了对故人的怀念,但《寄高云》更侧重于生活的无奈与对岁月的感慨,而《静夜思》则直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情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传记》

相关查询

送凌侍郎归乡 假中示判官张寺丞王校勘 寄远 次韵和天章范待制上元从幸会灵观 奉和圣制上元 其二 紫竹花 煮茶 竹醉日 正月十九日京邑上元收灯日 正月十八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麥字旁的字 赠刀 混开头的成语 弓字旁的字 徒首 母字旁的字 带阝旁的字有哪些?带阝的汉字大全 乐字的拼音怎么写_汉字拼音学习 5画起名常用字精选_5画吉利汉字推荐 夜长梦多 四字象声词大全及用法_常见四字象声词详解 包含咀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痬的词语有哪些 千水万山 逐日追风 勤思 凤管鸾箫 矢字旁的字 双人旁的字 利刀旁的字有哪些_利刀旁汉字大全及书写规则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