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0:10: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0:10:46
寄高云
南徐风日好,怅望毗陵道。
毗陵有故人,一见恨无因。
独恋青山久,唯令白发新。
每嫌持手板,时见著头巾。
烟景临寒食,农桑接仲春。
家贫仍嗜酒,生事今何有。
芳草遍江南,劳心忆携手。
在南方的徐州,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我遥望着通往毗陵的道路。毗陵有我旧友,然而我们一见面却总是感到无缘相见的遗憾。我独自眷恋那青山的美景,却只让我的白发愈发新鲜。每当我抱怨自己年老时,总会看到那头巾提醒我。烟雾弥漫,正值寒食节,农事正忙,春天已经来到。家境贫寒,我仍然喜欢饮酒,如今生活又有什么呢?江南的芳草遍地,心中常常回忆起曾经携手的日子。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皇甫冉,唐代诗人,名冉,字子远,号安居,曾任职于朝廷,其诗作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冷暖。
创作背景:
《寄高云》创作于作者思乡之际,诗中表达了对故人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作者在南方的生活与故乡的距离,激发了他对友情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寄高云》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对故人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抑郁。开头两句描绘了南方的美好天气,然而接着却转入对故人的思念,形成鲜明对比,显示出诗人的怅惘。接下来的几句,诗人独自对青山的眷恋,仿佛在诉说着人到中年后对往昔的怀念与遗憾。
“每嫌持手板,时见著头巾。”这两句中,头巾的出现让人联想到诗人的年长与岁月的无情。此后的“烟景临寒食,农桑接仲春”,则进一步描绘了时节的变化与生活的琐碎,让人感受到一种生活的沉重。最后的“芳草遍江南,劳心忆携手”则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向往与追忆,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友人深切的思念。这首诗的情感真挚,语言简练,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逐句解析:
南徐风日好,怅望毗陵道。
描述了南方徐州的好天气,诗人惆怅地望着通往毗陵的道路,暗示对故人的思念。
毗陵有故人,一见恨无因。
提到毗陵有故人,然而一见面却感到无缘相见,表达了遗憾。
独恋青山久,唯令白发新。
诗人独自眷恋青山,白发的出现使得思念愈发强烈。
每嫌持手板,时见著头巾。
提到年老时的惆怅,头巾象征着岁月的流逝。
烟景临寒食,农桑接仲春。
描绘了寒食节的景象,时节交替,生活的忙碌与琐碎。
家贫仍嗜酒,生事今何有。
生活贫困却仍喜爱饮酒,反映了对生活的无奈。
芳草遍江南,劳心忆携手。
结尾提到江南的草木繁茂,回忆起与故人携手的日子,表现出深切的思念。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活的无奈,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深切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寄高云》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皇甫冉
C. 杜甫
诗中提到的“毗陵”指的是:
A. 一位故人
B. 一个地名
C. 一种植物
“每嫌持手板,时见著头巾”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A. 年轻
B. 生活
C. 年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