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9:36: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9:36:22
露湿青芜时欲晚,水流黄叶意无穷。
节近重阳念归否,眼前篱菊带秋风。
露珠湿润了青绿的草地,时光已近黄昏,河水流淌着无尽的落叶。重阳节快到了,你是否在思念归来?眼前的篱笆旁,菊花在秋风中摇曳。
皇甫冉,字君复,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他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作品多描写田园生活和自然景观。
《寄权器》写于秋季,正值重阳节临近,诗人在此时对故乡和朋友的思念之情愈发浓烈。唐代社会经济繁荣,文化交流频繁,诗人通过自然景物来表达个人情感,反映出当时文人之间的交往与情谊。
《寄权器》是一首典型的唐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景色与诗人内心的情感。开头两句“露湿青芜时欲晚,水流黄叶意无穷”,描绘了一个湿润的秋日黄昏,露水使草地显得格外清新,而河水中漂浮的黄叶则表现出时光的流逝和无尽的思绪。这种自然景象不仅仅是在描绘秋天的美丽,更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接下来的“节近重阳念归否”,则将个人情感与传统节日结合,重阳节是一个团圆的日子,诗人不禁思念起远方的友人或故乡,表达了对归家的渴望和对朋友的关切。最后一句“眼前篱菊带秋风”则以具象的秋菊来收束全诗,菊花是秋季的代表,暗示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深邃的情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唐代诗人对于自然与生活的深刻理解。
该诗的主题是对秋天的感慨和对故乡、友人的思念,表现了唐代文人对自然、时间与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
诗中“节近重阳”指的是哪个节日?
“露湿青芜”描绘的是哪个时间段的景象?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达对故乡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