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哭徐玑五首》

时间: 2025-05-01 06:37:25

诗句

平生于所学,常若丧其敏。

临池书未成,池水黑已尽。

传来叶岭帖,遂与兰亭近。

凡兹究极功,亦足损肝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6:37:25

原文展示:

哭徐玑五首 赵师秀 〔宋代〕 平生于所学,常若丧其敏。 临池书未成,池水黑已尽。 传来叶岭帖,遂与兰亭近。 凡兹究极功,亦足损肝肾。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一生致力于学问,常常感觉自己失去了敏锐。 面对池塘写字还未完成,池水已经变得漆黑。 传来的叶岭帖,使得与兰亭的距离更近了。 所有这些极致的努力,也足以损伤肝肾。

注释: 字词注释:

  • 平生:一生。
  • 所学:指学问。
  • 常若:常常感觉。
  • 丧其敏:失去敏锐。
  • 临池:面对池塘。
  • 书未成:写字还未完成。
  • 池水黑已尽:池水已经变得漆黑。
  • 传来:传来的。
  • 叶岭帖:指某种书法作品。
  • 兰亭:指王羲之的《兰亭序》,是中国书法的经典之作。
  • 凡兹:所有这些。
  • 究极功:极致的努力。
  • 亦足:也足以。
  • 损肝肾:损伤肝肾。

典故解析:

  • 兰亭:王羲之的《兰亭序》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代表了书法艺术的最高成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师秀,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他的诗作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艺术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师秀在悼念徐玑时所作,表达了对徐玑一生致力于学问和艺术的敬佩,以及对其早逝的哀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徐玑一生致力于学问和艺术的描绘,表达了对徐玑的敬佩和哀痛。诗中“平生于所学,常若丧其敏”一句,既表现了徐玑对学问的执着,也暗示了他的早逝。“临池书未成,池水黑已尽”则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徐玑在艺术上的不懈追求。最后两句“凡兹究极功,亦足损肝肾”,既是对徐玑一生努力的肯定,也是对其早逝的哀悼。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意象生动,充分展现了赵师秀的诗歌才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平生于所学,常若丧其敏”:徐玑一生致力于学问,常常感觉自己失去了敏锐,这既是对徐玑的敬佩,也暗示了他的早逝。
  2. “临池书未成,池水黑已尽”:面对池塘写字还未完成,池水已经变得漆黑,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徐玑在艺术上的不懈追求。
  3. “传来叶岭帖,遂与兰亭近”:传来的叶岭帖,使得与兰亭的距离更近了,表达了对徐玑书法艺术的肯定。
  4. “凡兹究极功,亦足损肝肾”:所有这些极致的努力,也足以损伤肝肾,既是对徐玑一生努力的肯定,也是对其早逝的哀悼。

修辞手法:

  • 比喻:“临池书未成,池水黑已尽”通过比喻,生动地描绘了徐玑在艺术上的不懈追求。
  • 对仗:“平生于所学,常若丧其敏”和“凡兹究极功,亦足损肝肾”通过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徐玑一生致力于学问和艺术的描绘,表达了对徐玑的敬佩和哀痛,以及对艺术追求的肯定。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临池:面对池塘,象征艺术创作的环境。
  • 池水黑已尽:池水变得漆黑,象征艺术创作的艰辛和不懈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赵师秀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2. 诗中“临池书未成,池水黑已尽”表达了什么? A. 艺术创作的艰辛 B. 艺术创作的轻松 C. 艺术创作的成功 D. 艺术创作的失败

  3. 诗中提到的“兰亭”是指什么? A. 王羲之的《兰亭序》 B. 一个地名 C. 一个书法作品 D. 一个书法家

答案: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羲之的《兰亭序》
  • 苏轼的《赤壁赋》

诗词对比:

  • 王羲之的《兰亭序》与赵师秀的这首诗,都展现了书法艺术的魅力和对艺术的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中国书法史》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赠信美寺岑上人 乱后三首 其三 杨柳枝·桃源仙子不须夸 诗品二十四则。悲慨 戊午三月晦二首 其二 诗品二十四则。旷达 漫题 题休休亭(一作耐辱居士歌) 华下送文浦(一作涓) 杂题九首 其七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舌下神经 用字旁的字 香积饭 玉指甲 包字头的字 强结尾的成语 本固邦宁 拭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依草附木 若出一轨 夹寨 犬字旁的字 道路以目 風字旁的字 来是是非人,去是是非者 历次 谷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