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23:38: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23:38:50
初见彤庭赐履双,便参东阁寄南邦。
时闻正论除疑网,每读高辞折慢幢。
陈迹欲寻无复日,旧恩思报有如江。
风流今见佳公子,投老心旌一片降。
第一次在红色的殿廷上看到你赐予的双履,便去东阁寄信给南方的朋友。
听说时政清明,消除了许多疑虑,每次读到高尚的词句,便觉得心中欣喜。
想要追寻往日的足迹,却已无从寻觅,心中对旧恩的思念如江水般绵延不绝。
如今在风流的场合中再次见到你这位优秀的公子,心中感慨万千,情感如同一片轻帆随风而降。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江苏淮安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主张变法,以“新法”改革国家经济与政治,推行许多措施,影响深远。其诗词广泛,风格多样,以豪放和婉约并存著称。
《次韵酬宋中散二首》为王安石应酬宋中散而作,表达了对往日友谊的怀念以及对时政的关注。这首诗写于王安石参与政治改革时期,环境变化和社会动荡使得他对过去的追忆和对未来的展望相互交织。
这首诗通过对“赐履”的描绘,开篇即展现出王安石与宋中散之间的深厚情谊,表达了对朝廷的感激之情。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时局的思考,体现出他对政治的关心与责任感。诗中“时闻正论除疑网”一句,表现了对当时政治清明的赞美,显示出诗人对明理的追求。随着情感的发展,诗人对往日的追寻又引出了“旧恩思报有如江”,一种厚重的感情流淌而出,反映出他对友谊和恩情的珍视。
最后通过“风流今见佳公子”表达了对年轻一代的期望与赞美,整首诗在情感上层次分明,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展望,展现了王安石深邃的思想和细腻的情感,体现了诗歌的高雅与人性的温暖。
整首诗以深厚的情感描绘了友谊与恩情的珍贵,同时反映了对时局的深刻思考。通过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王安石作为政治家的责任感和文化人的敏感。
诗中涉及的意象不仅展现了个人情感,也反映了王安石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体现了他对文化和友谊的重视。
诗中“彤庭”指的是什么?
A. 红色的庭院
B. 冷清的山谷
C. 美丽的花园
D. 深邃的湖泊
诗人第一次看到赐履时的感受是?
A. 失落
B. 感激
C. 忧愁
D. 疲惫
“旧恩思报有如江”中的“江”象征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友情的深厚
C. 国家的大河
D. 个人的忧愁
王安石的《次韵酬宋中散二首》与杜甫的《春望》均表达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心,但王安石更侧重于个人情感与友谊,而杜甫则更多反映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各自的风格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