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23:31
原文展示
贺齐都官
宋祁 〔宋代〕
十行泥检润琼芝,序转仙曹汉省围。
月隐偃波三署笔,光添侍史五时衣。
星躔入夜哀乌动,军盖迎晨雊雉飞。
几日霄涂归奏御,景龙妍唱掩牙绯。
白话文翻译
十行泥检润琼芝,序转仙曹汉省围。
译:十行泥检滋润着琼芝,序列转入了仙曹汉省的围墙。
月隐偃波三署笔,光添侍史五时衣。
译:月亮隐去,波涛平息,三署的笔停下,光影增添了侍史的五时衣。
星躔入夜哀乌动,军盖迎晨雊雉飞。
译:星辰轨迹进入夜晚,哀乌开始活动,军盖迎接清晨,雊雉飞翔。
几日霄涂归奏御,景龙妍唱掩牙绯。
译:几日后,在霄涂归奏给御前,景龙的美妙歌声掩盖了牙绯。
注释
字词注释:
- 十行泥检:指官府的文书。
- 琼芝:美玉,比喻文书的珍贵。
- 仙曹汉省:指朝廷的高级官署。
- 偃波:波涛平息。
- 三署笔:指官署的文书工作。
- 五时衣:古代官员的五种不同服饰。
- 星躔:星辰的轨迹。
- 哀乌:乌鸦的哀鸣。
- 军盖:军队的帐篷。
- 雊雉:雉鸡的鸣叫。
- 霄涂:指天空。
- 景龙:指美丽的龙。
- 妍唱:美妙的歌声。
- 掩牙绯:掩盖了红色的牙齿,比喻歌声的美妙。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祁(998-1061),字子京,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此诗可能是宋祁在官场中对同僚的祝贺之作,表达了对同僚升迁的喜悦和对官场生活的描绘。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当时宋祁在官场中任职,可能是在同僚升迁时所作,表达了对同僚的祝贺和对官场生活的描绘。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官场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官员们的工作环境和氛围。诗中“十行泥检润琼芝”和“序转仙曹汉省围”描绘了官府文书的珍贵和官署的高级,体现了官员们的工作重要性和地位。后文通过对夜晚和清晨的描绘,如“星躔入夜哀乌动”和“军盖迎晨雊雉飞”,展现了官场的繁忙和生活的节奏。最后两句“几日霄涂归奏御,景龙妍唱掩牙绯”则表达了对同僚升迁的喜悦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十行泥检润琼芝”:描绘官府文书的珍贵,比喻文书如同美玉般珍贵。
- “序转仙曹汉省围”:描述官员们的工作环境,转入高级官署的围墙内。
- “月隐偃波三署笔”:月亮隐去,波涛平息,官署的笔停下,暗示夜晚的宁静。
- “光添侍史五时衣”:光影增添了侍史的五时衣,描绘官员们的服饰。
- “星躔入夜哀乌动”:星辰轨迹进入夜晚,乌鸦开始活动,描绘夜晚的景象。
- “军盖迎晨雊雉飞”:军队的帐篷迎接清晨,雉鸡飞翔,描绘清晨的景象。
- “几日霄涂归奏御”:几日后,在天空归奏给御前,表达对同僚升迁的喜悦。
- “景龙妍唱掩牙绯”:景龙的美妙歌声掩盖了红色的牙齿,比喻歌声的美妙。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十行泥检润琼芝”中,将文书比喻为美玉。
- 拟人:如“星躔入夜哀乌动”中,将星辰轨迹和乌鸦的活动拟人化。
- 对仗:如“月隐偃波三署笔,光添侍史五时衣”中,对仗工整。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官场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官员们的工作环境和氛围,表达了对同僚升迁的喜悦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十行泥检:官府的文书,象征官员的工作。
- 琼芝:美玉,象征文书的珍贵。
- 仙曹汉省:高级官署,象征官员的地位。
- 月隐偃波:月亮隐去,波涛平息,象征夜晚的宁静。
- 星躔:星辰的轨迹,象征夜晚的景象。
- 哀乌:乌鸦的哀鸣,象征夜晚的活动。
- 军盖:军队的帐篷,象征清晨的景象。
- 雊雉:雉鸡的鸣叫,象征清晨的活动。
- 霄涂:天空,象征高远。
- 景龙:美丽的龙,象征美好。
- 妍唱:美妙的歌声,象征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十行泥检润琼芝”中的“琼芝”比喻什么?
A. 美玉
B. 文书
C. 官员
D. 官署
-
诗中“月隐偃波三署笔”中的“偃波”是什么意思?
A. 波涛汹涌
B. 波涛平息
C. 月亮升起
D. 月亮落下
-
诗中“星躔入夜哀乌动”中的“哀乌”是什么?
A. 乌鸦的哀鸣
B. 星辰的轨迹
C. 夜晚的活动
D. 清晨的景象
答案:
- B. 文书
- B. 波涛平息
- A. 乌鸦的哀鸣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苏轼的这首诗通过对旧地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词对比:
- 宋祁的这首诗通过对官场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官员们的工作环境和氛围,而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则通过对旧地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两首诗在主题和情感上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宋代众多诗人的作品,包括宋祁的诗作。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诗人的生平及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