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江楼》

时间: 2025-05-06 02:08:04

诗句

独酌芳春酒,登楼已半曛。

谁惊一行雁,冲断过江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8:04

原文展示:

江楼 韦承庆 〔唐代〕 独酌芳春酒,登楼已半曛。谁惊一行雁,冲断过江云。

白话文翻译:

我独自品尝着春日的酒,登上楼时天色已近黄昏。是谁惊动了那一行飞雁,使得它们冲散了江面上飘过的云彩。

注释:

  • 独酌:独自饮酒。
  • 芳春酒:指春日酿造或品尝的美酒。
  • 半曛:天色已近黄昏。
  • 一行雁:一群飞行的雁。
  • 冲断:冲散。
  • 过江云:飘过江面的云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承庆,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显示出一定的文学才华。这首《江楼》描绘了诗人独自登楼饮酒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与沉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独自一人时,登高望远,饮酒思乡,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内心情感的抒发。

诗歌鉴赏:

这首《江楼》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诗人独自登楼饮酒时的所见所感。诗中,“独酌芳春酒”一句,既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也透露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登楼已半曛”则进一步营造了一种黄昏时分的宁静与寂寞。后两句“谁惊一行雁,冲断过江云”,通过对飞雁和云彩的描绘,增添了诗中的动态美,同时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波动和不安。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独酌芳春酒”:诗人独自饮酒,享受春日的宁静与美好。
  • “登楼已半曛”:诗人登楼时,天色已近黄昏,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 “谁惊一行雁”:突然,一群飞雁被惊动,打破了宁静。
  • “冲断过江云”:飞雁冲散了江面上飘过的云彩,增添了诗中的动态美。

修辞手法:

  • 拟人:“谁惊一行雁”中的“惊”字,赋予了飞雁以人的情感反应。
  • 动态描写:“冲断过江云”通过动态的描写,增强了诗中的画面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孤独、沉思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意象分析:

  • 芳春酒:象征着美好与宁静。
  • 半曛:黄昏时分,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
  • 一行雁:象征着远行和离别。
  • 过江云:象征着变幻无常的人生和世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独酌芳春酒”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孤独 B. 喜悦 C. 愤怒 D. 悲伤
  2. “登楼已半曛”中的“半曛”指的是什么时间? A. 清晨 B. 正午 C. 黄昏 D. 夜晚
  3. “谁惊一行雁”中的“惊”字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描绘了登高望远的场景,但情感更为豪迈。
  • 杜甫的《春望》:通过对春日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

诗词对比:

  • 韦承庆的《江楼》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两者都描绘了登高望远的场景,但情感和意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韦承庆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提供了对唐代诗歌的深入分析和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宿东园诗 湘夫人 梁宗庙登歌 一 和竟陵王游仙诗 梁鼓吹曲 贤首山 五音曲 羽引 梁明堂登歌 歌黄帝辞 出重园和傅昭诗 侍宴谢朏宅饯东归应诏诗 和刘中书仙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噀的词语有哪些 闭口不谈 疏财重义 羲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高字旁的字 伸手可得 遁世离群 羽字旁的字 追责 和气致祥 提手旁的字 川字旁的字 惊飘 独马小车 米字旁的字 枵肠辘辘 脱輹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