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27: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27:27
吊贾岛二首
作者:曹松 〔唐代〕
先生不折桂,谪去抱何冤。
已葬离燕骨,难招入剑魂。
旅坟低却草,稚子哭胜猿。
冥寞如搜句,宜邀贺监论。
青旆低寒水,清笳出晓风。
鸟为伤贾傅,马立葬滕公。
松柏青山上,城池白日中。
一朝今古隔,惟有月明同。
第一首
老师并未获桂冠,受贬又何冤屈?
已葬的离燕之骨,难以召唤剑魂。
旅途的坟墓草木低矮,稚嫩的孩子哭声胜过猿啼。
冥冥之中如同在搜寻诗句,恰好可以邀请贺监来论诗。
第二首
青色的旗帜低垂在寒水上,清笳在晨风中吹起。
鸟儿为贾傅的去世而悲伤,马儿立在滕公的墓前。
松柏青翠挺立在山上,城池在白日中显得分外明亮。
一朝古今相隔,唯有明月依然相同。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曹松,唐代诗人,字子玉,号雅人,性情豪放,善于表达孤独与怀古之情。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及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曹松被贬之际,表达了对贾岛的怀念,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感慨。诗中多次提到的历史人物与景象,反映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对时代变迁的无奈。
《吊贾岛二首》是曹松对友人贾岛的追思之作,表达了对其才华和命运的惋惜。诗中,前两句直接提到贾岛的遭遇,既有对其才华未被重用的感叹,也有对其被贬流亡的同情。接着,诗人描绘了一个孤寂的环境,旅坟、稚子、哭声,暗示人生的无常和孤独感。
在第二首中,青旆与清笳的描绘则营造出淡淡的悲伤气氛,鸟的悲鸣与马的静立,象征着生命的脆弱和时间的无情。同时,松柏与城池的对比,展现了历史与自然的永恒对比,强调了人类生命的短暂与自然的持久。
整首诗在情感上深邃而细腻,曹松通过对友人的怀念,引发对人生意义的深思,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有对历史流逝的无奈,情感真挚动人。
逐句解析:
先生不折桂,谪去抱何冤。
表达了贾岛未能获得科举功名的遗憾与遭贬的无奈。
已葬离燕骨,难招入剑魂。
既指贾岛已逝去,亦暗示其才华难以再现。
旅坟低却草,稚子哭胜猿。
描绘了旅途中孤坟的荒凉,孩子的哭声更显得悲惨。
冥寞如搜句,宜邀贺监论。
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渴望与朋友交流讨论。
青旆低寒水,清笳出晓风。
用自然景象渲染悲伤的气氛,质朴而悠远。
鸟为伤贾傅,马立葬滕公。
以鸟与马的形象,表现对逝者的哀悼与怀念。
松柏青山上,城池白日中。
通过对比,强调自然的永恒与人类的短暂。
一朝今古隔,惟有月明同。
结尾反思古今,强调时光流逝的无情,但明月常在。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贾岛的吊唁,表达了对友人命运的惋惜与对人生短暂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孤独与怀古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折桂”指的是什么?
A. 失去朋友
B. 获得功名
C. 远行
“冥寞如搜句”中的“冥寞”是形容什么?
A. 朋友的思念
B. 孤独与幽暗
C. 自然的美
诗的最后一句强调了什么?
A. 生命的短暂
B. 明月的永恒
C. 友谊的珍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诗作相比,曹松的作品更强调对历史人物的深情追忆,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的融合。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