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哭胡处士》

时间: 2025-05-03 23:33:50

诗句

丘中久不起,将谓诏书来。

及见凌云说,方知掩夜台。

白衣归北路,玄造亦遗才。

世上亡君后,诗声更大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33:50

原文展示:

哭胡处士
作者: 曹松 〔唐代〕

丘中久不起,将谓诏书来。
及见凌云说,方知掩夜台。
白衣归北路,玄造亦遗才。
世上亡君后,诗声更大哉。

白话文翻译:

这位隐士在山丘中长久不见踪影,我原以为是接到了皇上的诏书。等到见到凌云的遗言,我才明白他已掩藏了夜台的功业。白衣隐士将要回北方的路,玄宗的遗才也都已留下。世上失去君主之后,诗声更是响亮无比。

注释:

  • 丘中:指山丘,隐士的栖息之地。
  • 久不起:长时间没有出现。
  • 诏书:皇帝的命令或召唤。
  • 凌云:这里指的是胡处士的高尚情操。
  • 夜台:指夜间的台子,象征着隐士隐退的地方。
  • 白衣:隐士,通常白衣代表清白无邪。
  • 玄造:指李白,因其诗才出众而被称为“玄造”。
  • 亡君:失去的君主,指的是唐朝的政治动荡。

典故解析:

  • 凌云:指“凌云壮志”的意涵,表达了诗人对胡处士高远志向的敬佩。
  • 白衣: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白衣”常常作为隐士的象征。
  • 夜台:与隐士的生活息息相关,象征着朝夕的隐居生活和追求的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松,唐代诗人,生平不详,留下的诗作以哀悼和沉思为主,风格上常表现出对世事的关怀与对人情的思索。他的作品在当时有一定的影响力,特别是在表达个人情感与历史感受方面。

创作背景:

《哭胡处士》是曹松在得知胡处士去世后所作。胡处士是当时著名的隐士,拥有高尚的品德和卓绝的才情。诗中反映了诗人对胡处士的追思,以及对隐士生活的敬仰和对政治时局的感慨。

诗歌鉴赏:

《哭胡处士》是一首充满对隐士情感的哀悼之作,曹松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思考,展现了隐士的孤独与高尚,以及对世事的无奈。诗的开头“丘中久不起,将谓诏书来”,描绘出隐士长时间不见的景象,暗示了他可能因忧国忧民而选择隐退。接着用“及见凌云说,方知掩夜台”来引入胡处士的高洁品德,表明他虽身处隐退之地,但内心的志向远大,令人敬仰。

“白衣归北路”一句,既表明了胡处士的归途,也暗含着对未来的无奈和失落。最后一句“世上亡君后,诗声更大哉”则揭示了历史的悲剧与诗人对历史变化的深切感受。在失去君主后,诗歌的声音似乎更加响亮,反映出诗人对社会局势的敏感与忧虑,展现出一种对历史的反思和对人的思考。

通过细腻的情感塑造和深刻的历史感,曹松的这首诗不仅是对胡处士的哀悼,也是对隐士精神的崇敬,体现出诗人的情感深邃与艺术造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丘中久不起:隐士长期不见,暗示其选择隐退。
  2. 将谓诏书来:以为这是召唤,反映出对隐士命运的关心。
  3. 及见凌云说:当听到他的遗言,才明白他已经隐退。
  4. 方知掩夜台:理解到隐士的志向与选择,体现对其的敬仰。
  5. 白衣归北路:隐士将归故乡,暗示对理想的追求。
  6. 玄造亦遗才:提到李白,强调文学的传承与失落。
  7. 世上亡君后:历史的变迁让诗歌更加动人。
  8. 诗声更大哉:暗示在失落中,诗歌成了情感的宣泄。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凌云”比喻高尚的志向,形象生动。
  • 对仗:诗句结构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象征:如“白衣”象征隐士,传达出清白与高洁。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隐士精神的敬仰与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反映出诗人在面对社会动荡时的无奈与思索,体现了对个体与历史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隐士:象征独立与自由,追求内心的宁静。
  • 白衣:清白与高洁,代表隐士的高尚品德。
  • 凌云:象征高远的理想与抱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白衣”指代什么? A. 隐士
    B. 官员
    C. 战士
    D. 商人

  2. “世上亡君后”反映了诗人对什么的感受? A. 对隐士的怀念
    B. 对政治的无奈
    C. 对诗歌的热爱
    D. 对自然的向往

  3. “凌云”在诗中象征什么? A. 低矮的理想
    B. 高尚的情操
    C. 现实的无奈
    D. 人生的起伏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登高》(杜甫)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渚怀古》与《哭胡处士》都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但前者更多的是对个人遭遇的感慨,而后者则更关注隐士的境遇与精神。

通过对比,两者都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变迁的深刻洞察与个人情感的表达,但在情感基调和主题上有所侧重。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曹松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戴贡士诗卷 腊月十日至外祖尚书家 皇女周汉国端孝公主挽诗二首 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暇日览之多有可 答范叔范 病中杂兴五言十首 即事十首 晓鸡 为圃二首 禽言九首·行不得哥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以盲辨色 放火烧山 鬲字旁的字 建之底的字 将李代桃 洞心 包含怒的成语 述制 長字旁的字 幼学壮行 课口 世曲 玉字旁的字 龝字旁的字 咨牙俫嘴 茶花女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