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25: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5:52
秋雨来时秋节近。不管行人愁与闷。一窗风月我曾怜,万古悲欣君莫问。梦中箫管吹清韵。两样销魂何足恨。当时悔不赋梅花,花已成尘香已烬。
秋雨来临,秋天的节气已经接近。无论行人心中有多少愁苦与烦闷,我只在这一扇窗前欣赏风月,万古的悲欢离合你又何必去问呢?梦中那悠扬的箫声依然在耳边回响,然而这两种销魂的情景又能有什么值得恨的呢?我曾经后悔没有写下梅花的诗句,如今梅花已成尘土,香气也已消散殆尽。
张文胜,生于当代,作为一名现代诗人,他的作品常常融合传统与现代的元素,情感真挚且富有哲理。他的诗歌以细腻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反思而著称。
《玉楼春》创作于一个秋雨绵绵的时节,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自己对人生、对美好事物失去的惋惜。作品折射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反映了诗人在秋季时分的内心感受。
《玉楼春》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在秋季时的思绪。开篇的“秋雨来时秋节近”直接引入了季节的变迁,这种自然的变化与人心的愁苦紧密相连,展示了诗人对周遭景物的敏感。接下来的“不管行人愁与闷”则进一步强调了与他人情感的隔膜,诗人似乎在孤独中寻找自己的情感寄托。
“梦中箫管吹清韵”一语,通过音乐的意象传达出诗人心中的柔情与忧伤。箫声的清韵在梦中回荡,令他感受到一丝慰藉。然而,结尾的“当时悔不赋梅花,花已成尘香已烬”则是对过往遗憾的追忆与悔恨,诗人对未能记录下的美好感到深深的惋惜。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揭示了人们在面对时间流逝与美好消逝时的无奈与惋惜。
整首诗在秋雨的背景下,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对情感的细腻体悟。
诗中提到的“秋雨”主要象征什么?
“梦中箫管吹清韵”中的“箫管”指的是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