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郑义宁送莼菜》

时间: 2025-05-02 14:34:19

诗句

我梦扁舟震泽风,莼羹到箸晚盘空。

那知岭海炎蒸地,也有青丝满碧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34:19

原文展示:

我梦扁舟震泽风,
莼羹到箸晚盘空。
那知岭海炎蒸地,
也有青丝满碧笼。

白话文翻译:

我在梦中乘坐小舟,感受着震荡的湖面和微风,
莼菜羹已送到筷子上,却发现晚餐的盘子是空的。
谁能想到在炎热的岭海之地,
也有青丝(指莼菜)满满装在碧色的笼子里呢?

注释:

  • 莼菜:一种水生植物,常用作食材,清淡可口。
  • :汤或粥的意思,古代常用来指带有肉或菜的汤。
  • :筷子的意思。
  • 震泽:指震荡的湖泊,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湖。
  • 岭海:指山岭与海洋的地方,通常形容地势险峻、气候炎热的地方。
  • 青丝:指莼菜,通常指其嫩绿的茎叶。
  • 碧笼:形容盛装莼菜的容器,颜色为碧绿色。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通过“莼菜”与“羹”的描写,隐含了对江南水乡生活的向往与思念,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家乡味道的追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孝祥,字惟之,号青阳,宋代词人,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自然,常表达对自然与生活的感悟。张孝祥的作品往往带有个人情感和对生活的观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诗人可能因游历或思乡而作,借助莼菜和羹的意象,表达对家乡的怀念与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郑义宁送莼菜》通过简单的意象构建了一种清新自然的情感。诗的开头“我梦扁舟震泽风”,描绘出一幅悠然自得的湖上风光,给人以轻松自在之感,仿佛读者也能感受到那阵阵微风的拂面。接着提到的“莼羹到箸晚盘空”,则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失落,虽有美食在手,却因某种原因而无法尽兴。这里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

最后两句提到“岭海炎蒸地”,则将视野从个人的情感延伸至更广泛的环境描写,表达了对不同地域自然的思考。青丝的出现不仅是对莼菜的描述,更象征着生机与希望,尽管身处炎热的环境中,依然能找到自然的馈赠。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绘与内心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家乡、对生活的深切思念与热爱。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我梦扁舟震泽风:诗人梦中乘小舟,感受湖面微风,表现出一种宁静的心境。
    • 莼羹到箸晚盘空:莼菜羹送到,却发现盘子空,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失落感。
    • 那知岭海炎蒸地:提到岭海的炎热环境,扩展了诗的意境,体现出自然的多样性。
    • 也有青丝满碧笼:结尾描绘出青丝的意象,传达出自然的生机与希望。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莼羹”比作美好的生活,体现出诗人的情感。
    • 对仗:如“震泽风”和“岭海炎蒸地”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小舟”、“莼菜”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氛围。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家乡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在外游历时的内心感受和对生活的反思。

意象分析:

  • 扁舟:象征自由与宁静,承载诗人对自然的向往。
  • 莼菜:代表家乡的美好与纯朴,唤起诗人对过往的回忆。
  • 青丝:象征生命的活力与希望,尽管身处艰难环境,却依然能够找到自然的馈赠。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本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张孝祥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莼羹”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饮料
    b) 一种汤
    c) 一种甜点

  3. “我梦扁舟震泽风”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落
    b) 宁静与自由
    c) 忧伤

答案

  1. b) 张孝祥
  2. b) 一种汤
  3. b) 宁静与自由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柳宗元《江雪》

诗词对比

  • 张孝祥的《郑义宁送莼菜》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前者更侧重于自然的描绘和乡愁,后者则强调了孤独与酒的结合,体现各自不同的情感基调与诗风。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唐宋诗词选》

相关查询

花下 示四妹 仁宗皇帝挽辞四首 明妃曲 书静照禅师塔 园蔬 驾自启圣还内 寄四侄旊二首 代白发答 仁宗皇帝挽辞四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干字旁的字 瓷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兔的成语 次传 察己知人 七窍冒火 户字头的字 海心 先字旁的字 石字旁的字 坦遂 成效卓著 曰字旁的字 遂匠 一脉相承 婴鳞获罪 临别赠言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