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玉楼春》

时间: 2025-04-29 15:23:15

诗句

朝朝花下催梳掠。

镜槛呵香妆澹薄。

误伊春睡比花浓,暂梦不离山水乐。

横塘一夕和烟泊。

却望琴台天样隔。

半空塔影落西曛,犹见云端红袖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5:23:15

原文展示:

《玉楼春》
作者:郑文焯 〔清代〕

朝朝花下催梳掠。
镜槛呵香妆澹薄。
误伊春睡比花浓,
暂梦不离山水乐。
横塘一夕和烟泊。
却望琴台天样隔。
半空塔影落西曛,
犹见云端红袖著。

白话文翻译:

每天在花下催促梳妆,
镜子前轻轻化妆,淡淡的香气。
误以为春眠比花儿还要浓,
梦中也不离开山水的乐趣。
在横塘的一个晚上,烟雾缭绕停泊。
回头望去,琴台的景象似乎遥不可及。
半空的塔影映在西边的夕阳里,
依稀可见云端上红袖轻拂。

注释:

  • 朝朝:每天,形容时间的重复性。
  • 花下催梳掠:在花下催促着梳妆,表现了对美的追求和时光的珍惜。
  • 镜槛:镜子前的架子,展示女性梳妆的环境。
  • 香妆澹薄:淡淡的香气和轻薄的妆容,体现了女子的清雅。
  • 误伊春睡:意指误以为春天的睡眠比花的美更浓厚,表达了对春天的迷恋。
  • 横塘一夕:指在横塘的一个傍晚。
  • 琴台:古代文人雅集的地方,象征着文人高洁的情趣。
  • 塔影:古塔的影子,充满了诗意。
  • 云端红袖:指在云端中飘动的红色衣袖,象征着美丽的女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文焯(1661-1730),字子华,号秋水,江苏人,清代诗人和词人。他的词风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景物与情感,兼具风雅与情趣。

创作背景:

《玉楼春》创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对美、爱情的追求以及文人对于自然景色的热爱。诗中所描绘的情景,既有对女性妆扮的细致刻画,也有对于春日景色的悠然向往。

诗歌鉴赏:

《玉楼春》是一首描写春日美景与女子妆扮的词作,整体风格清新脱俗,情感细腻而深邃。通过“朝朝花下催梳掠”的描写,词人展现了日常生活中的细微之处,传达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追求。同时,词中“误伊春睡比花浓”的意象,表达了对春天的向往与迷恋,仿佛春天的美丽和温柔能够令人的心灵沉醉。接着,词人又转向对自然景色的描绘,通过“横塘一夕和烟泊”的意象,展现出一种宁静而优雅的氛围。最后,词人用“犹见云端红袖著”来结束,意境悠远,给人留下一种美好的遐想。整首词在细腻的描写中融入了清新的自然意象,情感真挚,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朝朝花下催梳掠:每天在花下,催促着自己梳妆,展现出对美的向往。
  2. 镜槛呵香妆澹薄:在镜子前轻轻化妆,香气淡薄,体现了女子的清雅。
  3. 误伊春睡比花浓:误以为春天的睡眠比花儿更浓厚,表达了对春天的迷恋。
  4. 暂梦不离山水乐:梦中也不离开山水的乐趣,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
  5. 横塘一夕和烟泊:在横塘的一个傍晚,烟雾缭绕,展现出宁静的氛围。
  6. 却望琴台天样隔:回头望去,琴台的景象遥不可及,体现了对往事的追忆。
  7. 半空塔影落西曛:古塔的影子映在西边的夕阳里,营造出一种诗意的景象。
  8. 犹见云端红袖著:依稀可见云端上飘动的红袖,象征着美丽的女子。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春睡比花浓”,将春天的美与花的美进行比较,加深了意境。
  • 拟人:如“镜槛呵香妆”,赋予物体以人的动作,使场景更加生动。
  • 对仗:整首词在句式上有对仗之美,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玉楼春》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厚的情感,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美丽与青春。
  2. :象征自我审视与内心的渴望。
  3. :象征生命的希望与美好的时光。
  4. 山水:象征自然的宁静与心灵的归宿。
  5. 琴台:象征文人雅集与高洁的情趣。
  6. 塔影:象征时间的流逝与记忆的追寻。
  7. 红袖:象征美丽的女子与爱情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玉楼春》的作者是?
    A. 李白
    B. 郑文焯
    C. 杜甫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横塘”指的是?
    A. 一种花
    B. 一处风景
    C. 一种乐器
    D. 一种妆容

  3. 诗中“误伊春睡比花浓”的意思是?
    A. 春天的梦境比花更美
    B. 春天的睡眠比花更香
    C. 春天的感觉比花更浓厚
    D. 春天的阳光比花更灿烂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春天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
  • 苏轼《水调歌头》:侧重于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人生哲理的思考,风格更加豪放。

参考资料:

  • 《清代词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郑文焯生平与作品》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廷唱日待漏丽正门 贤八咏·三闾纫兰 麻子湖遇逆风 赠天台相士 次韵诸友游云居 题月矶诗藁 挽十尊长居士 赠赵碧眼相士 廷唱谢恩 游下竺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神感 安分守理 屈尊就卑 风字旁的字 恶寒 隶字旁的字 自繇自在 夕字旁的字 人去楼空 毋字旁的字 俗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驿使梅花 遗俗絶尘 啧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文字旁的字 戕祸 群英荟萃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