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玉楼春》

时间: 2025-05-07 07:08:24

诗句

藕花池畔音书绝。

二十馀年如电掣。

当时总是有情痴,此日竟成无泪别。

人间无计相抛撇。

唯有春花秋夜月。

花原长好月长圆,春去秋来情不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08:24

原文展示:

藕花池畔音书绝。
二十馀年如电掣。
当时总是有情痴,此日竟成无泪别。
人间无计相抛撇。
唯有春花秋夜月。
花原长好月长圆,
春去秋来情不竭。

白话文翻译:

在藕花池边,音信绝迹。二十多年瞬息而逝。
当年彼此都是情痴,如今却只剩无泪的离别。
人世间无计可施来互相舍弃。
只能依靠春天的花朵和秋夜的明月。
花儿依旧美丽,月亮依旧圆满,
春去秋来,情感却永不枯竭。

注释:

  • 音书绝:音信断绝,没有了消息。
  • 电掣:形容时间的飞逝,如闪电般快速。
  • 有情痴:指当时心中充满情感的人。
  • 无泪别:形容离别时没有眼泪,或是心中伤痛无法流露。
  • 相抛撇:相互抛弃或舍弃。
  • 长好:长久以来都很好。
  • 不竭:永不枯竭,意指情感的持续不断。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其表达的离别与思念的主题在中国文学中常见,反映了士人对情感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无常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尹默(1883-1971),原名沈德潜,字子尹,号默庵,晚号尹默,是清末民初的著名诗人、书法家和教育家。他的诗风清新雅致,深受传统文化熏陶,尤其擅长词曲,精通多种文学形式。

创作背景:

《玉楼春》创作于沈尹默的中年时期,正值社会变革之际,诗人经历了许多离合悲欢,感慨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这些情感在诗中得到了充分展现。

诗歌鉴赏:

《玉楼春》是一首充满情感的古诗,诗中展现了对往昔恋情的深刻怀念和对人生无情流逝的感慨。开头两句“藕花池畔音书绝,二十馀年如电掣”便揭示了时间的流逝与音信的断绝,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奈。诗人以“音书绝”引出对旧情的追忆,随即以“二十馀年”感慨时间的迅速,给人一种时光飞逝的沉重感。

接下来的“当时总是有情痴,此日竟成无泪别”则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情感的缅怀与现在无奈的对比,情感的纠葛在这两种情绪中显得更加鲜明。诗中“唯有春花秋夜月”一句,转向自然景物的描写,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虽然人世间的情感难以把握,但春花和秋月的美好却是永恒的。

最后两句“春去秋来情不竭”则是对情感的升华,尽管时光流逝,但真挚的情感始终存在,表现了诗人对爱的坚定信念与不屈追求。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展现了青春的逝去与情感的长存,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藕花池畔音书绝:在藕花盛开的池边,音信断绝。
  2. 二十馀年如电掣:二十多年间,时间如电光般飞逝。
  3. 当时总是有情痴,此日竟成无泪别:当年彼此都是情深似海,如今却只能无泪地分别。
  4. 人间无计相抛撇:在世间无法互相舍弃。
  5. 唯有春花秋夜月:唯有春天的花朵与秋天的明月陪伴。
  6. 花原长好月长圆:花儿依然美丽,月亮依旧圆满。
  7. 春去秋来情不竭:春天过去了,秋天又来了,但情感是永不枯竭的。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过去与现在的对比,突出时间的无情与感情的珍贵。
  • 拟人:春花秋月被赋予了情感,表现出自然之美与人情之感的结合。
  • 比喻:将时间比作电光,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时间的飞逝。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旧情的追忆与自然的描写,传达了对真挚感情的珍视,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表现出一种深沉的忧伤和不屈的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藕花:象征着爱情的纯洁与美好。
  • 池畔:代表着往昔的记忆与情感的寄托。
  • 春花秋月: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与不变的情感。
  • 无泪别:象征着离别时的无奈与心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藕花池畔音书绝”中的“音书”指的是什么?

    • A. 音乐和书信
    • B. 声音和消息
    • C. 音乐和音响
    • D. 书信和信件
  2. 诗中提到的“春花秋夜月”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春天的美丽
    • B. 对自然的热爱
    • C. 对情感的寄托
    • D. 对时间的感慨
  3. 诗中用“电掣”来形容什么?

    • A. 记忆
    • B. 时间
    • C. 感情
    • D. 离别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的作品,表达对爱的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慨。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诗,描绘春天之美,表达离别情感。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的诗,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玉楼春》中的离别情感相似,但侧重点不同。
  • 《相见欢》:李煜的词,充满对亡国之痛的深情,与沈尹默的情感表达有共鸣。

参考资料:

  • 《古典诗词鉴赏》:对古诗的分析与解读。
  • 《沈尹默研究》:关于诗人及其作品的专门研究。

相关查询

登女郎台 登女郎台 登莒子台 村郭寒食雨中作 除夜 唐多令(苕溪有牧之之感) 眼儿媚(柳) 霓裳中序第一·茉莉咏 偈八首 其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巛字旁的字 清籁 包含铁的词语有哪些 局天扣地 音字旁的字 长驱径入 秫秫 心低意沮 推三挨四 帅然 貝字旁的字 用字旁的字 湍流 上停行首 三框儿的字 乱真不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