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3:02: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3:02:09
游子吟
作者: 陈陶 〔唐代〕
栖乌喜林曙,惊蓬伤岁阑。
关河三尺雪,何处是天山。
朔风无重衣,仆马饥且寒。
惨戚别妻子,迟回出门难。
男儿值休明,岂是长泥蟠。
何者为木偶,何人侍金銮。
郁郁守贫贱,悠悠亦无端。
进不图功名,退不处岩峦。
穷通在何日,光景如跳丸。
富贵苦不早,令人摧心肝。
誓期春之阳,一振摩霄翰。
这首诗表达了游子在外漂泊的心情。栖息的乌鸦欢快地迎接晨曦,然而身处困境的蓬草却因岁月的流逝而感到伤感。关山的积雪如同三尺高,天山又在何方呢?北风呼啸,我身无厚衣,马匹也饥寒交迫。与妻儿的离别让我心情沉重,回家之路遥遥无期。作为男子汉,难道要在泥沼中沉沦吗?谁是操控木偶的人,谁又能在金座上侍奉?我甘愿守着贫贱的生活,漫无目的地度过每一天。既不追求功名,也不愿隐居山岩。穷富何时能见分晓,光阴如同飞逝的弹丸。富贵若不早来,令人心痛如绞。我发誓在春暖花开的时节,振翅高飞,直上云霄。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并没有明显的典故,但可以看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和对命运的感慨。
作者介绍
陈陶,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他的诗歌以情感真挚、语言质朴见称,常常反映个人的生活经历和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游子吟》创作于一个动荡的时代,诗人身处外地,感受到离家漂泊的孤独与无奈。此时社会变革频繁,许多游子为谋生计而不得不远离故乡,诗中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无奈。
《游子吟》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个人感受,展现了游子在外漂泊的无奈和思乡之情。开头以“栖乌喜林曙,惊蓬伤岁阑”两句呈现出一种鲜明的对比:栖息在树林中的乌鸦迎接晨曦,但蓬草却因岁末而感到沮丧,暗示了人生的阴晴不定。
接下来的几句“关河三尺雪,何处是天山”则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渴望与困境的无奈。北风呼啸,身无重衣,仆马饥寒,这些细节生动地描绘了他在外的艰辛生活。
随着诗意的展开,诗人更深入地探讨了人生的意义与追求,“男儿值休明,岂是长泥蟠”。他不愿沉沦于泥沼,而是渴望追求更高的理想。诗人在后半部分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惋惜和对未来的期许,尤其是在“富贵苦不早,令人摧心肝”中,揭示了对富贵的追求带来的痛苦与无奈。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生活的感慨,也有对未来的希望,展现了游子心中复杂而深刻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游子生活的深刻反思,表现了对家乡的思念、对生命的无奈以及对未来的期许。诗人以个人的经历为基础,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和追求,展现了对命运的反思与对理想的坚定。
意象词汇
每个意象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结合诗人的情感,展现了游子心中的复杂情感与对未来的渴望。
诗词测试
诗中“朔风无重衣”表达了什么样的情境?
A. 温暖的春天
B. 寒冷的冬季
C. 美好的夏天
D. 秋天的丰收
“何处是天山”反映了诗人对什么的思考?
A. 对权力的渴望
B. 对故乡的思念
C. 对财富的追求
D. 对名利的追逐
“男儿值休明”中的“值”字意思是?
A. 懂得
B. 应当
C. 价值
D. 重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不同诗人对游子心情的独特表达与处理方法,为读者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理解与欣赏的视角。
以上资料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游子吟》的内涵及其在唐代诗歌中的地位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