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4:55: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4:55:33
原文展示:
丙子岁三月十有二日游嵩山宿峻极中院时天气 李廌 〔宋代〕 平时峥嵘想,局蹐在城郭。言登诸峰胜,幽情散寥廓。焉能乘海桴,终期老丘壑。
白话文翻译:
平时我常常想象着高山的壮丽景象,但在城市中却感到局促不安。今天我终于登上了嵩山的诸峰,心情在广阔的天地间自由飞翔。我怎能乘坐海上的木筏远行,最终还是希望在山川之间安度晚年。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廌,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他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这首诗创作于丙子年(具体年份不详)三月十二日,诗人游历嵩山,宿于峻极中院,感叹自然之美,表达了对山川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诗人长期生活在城市,感到压抑和局促,渴望逃离城市的喧嚣,亲近自然。这次游历嵩山,让他有机会释放内心的情感,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向往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城市生活的局促和山川生活的自由,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中“平时峥嵘想,局蹐在城郭”一句,既展现了诗人对高山的向往,又表达了在城市中的压抑感。而“言登诸峰胜,幽情散寥廓”则描绘了诗人登上嵩山后的心情变化,情感在广阔的天地间得到了释放。最后两句“焉能乘海桴,终期老丘壑”则明确表达了诗人对山川生活的最终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自然山水的向往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通过对比城市和山川的不同生活体验,诗人明确表达了自己对山川生活的最终向往。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平时峥嵘想”中的“峥嵘”形容的是什么? A. 山势高峻 B. 城市繁华 C. 心情激动 D. 天气变化
诗中“焉能乘海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 A. 远行探险 B. 安度晚年 C. 回归自然 D. 追求自由
答案: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