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李端叔大夫从参寥子游许昌西湖十绝》

时间: 2025-05-02 05:50:46

诗句

池南池北乱蛙声,不问官私处处鸣。

昨夜一犁新雨足,无烦科斗更滋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50:46

原文展示:

池南池北乱蛙声,不问官私处处鸣。昨夜一犁新雨足,无烦科斗更滋生。

白话文翻译:

池塘的南边和北边,到处都是青蛙的叫声,不管是官家的还是私人的地方,它们都在鸣叫。昨晚下了一场充足的新雨,使得土地湿润,无需再有蝌蚪的滋生。

注释:

字词注释:

  • 乱蛙声:指青蛙的叫声杂乱无章。
  • 不问官私:不管是官方的还是私人的地方。
  • 一犁新雨:形容雨量充足,足以滋润土地。
  • 无烦科斗:不需要蝌蚪的滋生。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主要描绘自然景象和青蛙的叫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廌(生卒年不详),字端叔,宋代诗人。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闲适之情。这首诗是和李端叔大夫从参寥子游许昌西湖时所作,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作者与友人游览许昌西湖时所作,通过描绘雨后的青蛙叫声,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谐之美的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雨后池塘边青蛙的叫声,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和谐。诗中“池南池北乱蛙声”一句,以“乱”字形容蛙声,生动地表现了青蛙叫声的杂乱无章,却又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不问官私处处鸣”进一步强调了青蛙叫声的无处不在,不分场合,体现了自然界的普遍性和平等性。最后两句“昨夜一犁新雨足,无烦科斗更滋生”,则通过雨后的景象,表达了自然界的充足和无需人为干预的和谐状态。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自然和谐之美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池南池北乱蛙声”,通过“乱”字形容蛙声,生动地表现了青蛙叫声的杂乱无章,却又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 第二句“不问官私处处鸣”,强调了青蛙叫声的无处不在,不分场合,体现了自然界的普遍性和平等性。
  • 第三句“昨夜一犁新雨足”,通过“一犁新雨”形容雨量充足,足以滋润土地。
  • 第四句“无烦科斗更滋生”,表达了自然界的充足和无需人为干预的和谐状态。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一犁新雨”比喻雨量充足,形象生动。
  • 拟人:通过“不问官私处处鸣”赋予青蛙叫声以人的行为特征,增强了诗意。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自然和谐之美。通过对雨后青蛙叫声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生机与和谐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乱蛙声:青蛙的叫声,象征着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 一犁新雨:充足的雨水,象征着自然的滋养与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乱蛙声”指的是什么? A. 青蛙的叫声 B. 鸟的叫声 C. 风的呼啸声 答案:A

  2. “不问官私处处鸣”表达了什么意思? A. 青蛙叫声无处不在 B. 青蛙叫声只在官方地方 C. 青蛙叫声只在私人地方 答案:A

  3. “昨夜一犁新雨足”中的“一犁新雨”是什么意思? A. 雨量很少 B. 雨量充足 C. 雨量适中 答案:B

  4. “无烦科斗更滋生”表达了什么意思? A. 需要蝌蚪的滋生 B. 不需要蝌蚪的滋生 C. 蝌蚪已经很多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自然和谐之美的感受。
  • 王维《鸟鸣涧》:通过描绘山涧中的鸟鸣,表达了宁静和谐的自然意境。

诗词对比:

  • 李廌的《和和李端叔大夫从参寥子游许昌西湖十绝》与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都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自然和谐之美的感受,但李廌的诗更注重自然界的声音和生机,而苏轼的诗则更注重自然界的景色和氛围。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李廌的诗歌,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宋代诗歌的详细鉴赏和分析。

相关查询

休致后效乐天体 题禁中黄石榴二首 和人见赠四首 夜夜曲 恭进德寿芝草 简冲墙庵中故人 山居杂诗九十首 戏简钱处和 山居杂诗九十首 其十四 山居杂诗九十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僧的词语有哪些 糹字旁的字 测天 魁冈 乘开头的成语 七魄悠悠 抽青配白 龠字旁的字 幺字旁的字 舟字旁的字 一无所获 荏苒日月 包含背的词语有哪些 叠岭层峦 马字旁的字 横豪 以弱制强 疙疙瘩瘩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