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书林十景 其八 仰寺疏钟》

时间: 2025-07-26 21:14:17

诗句

仰山梵刹万竹閒,巨鲸吸动天风寒。

前声穿云出山久,后音待月挥槌难。

长短轻重知多少,断续参差不奇偶。

敲残一百馀八声,树色模糊落星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21:14:17

原文展示:

仰山梵刹万竹閒,巨鲸吸动天风寒。前声穿云出山久,后音待月挥槌难。长短轻重知多少,断续参差不奇偶。敲残一百馀八声,树色模糊落星斗。

白话文翻译:

仰望山间的梵刹,四周是万竹环绕的宁静,巨大的鲸鱼吸动着天风,带来寒意。钟声穿云而出,久久回荡在山间,后音等待着月光的照耀,挥动槌子变得困难。钟声的长短轻重,谁能知晓多少,断断续续,参差不齐,不拘奇偶。敲击了一百零八声后,树色变得模糊,星斗似乎也落了下来。

注释:

  • 仰山:指仰望的山峰。
  • 梵刹:佛教寺庙。
  • 巨鲸吸动天风寒:比喻钟声的宏大,如同巨鲸吸动天风,带来寒意。
  • 穿云出山久:形容钟声穿透云层,长久地在山间回荡。
  • 后音待月挥槌难:指夜晚敲钟时,月光下挥动槌子变得困难。
  • 长短轻重知多少:形容钟声的变化多端,长短轻重不一。
  • 断续参差不奇偶:指钟声的断断续续,参差不齐,不拘泥于奇偶数。
  • 敲残一百馀八声:指敲击了一百零八下钟声。
  • 树色模糊落星斗:形容夜晚的树色在钟声中变得模糊,星斗似乎也落了下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谢枋得(1226-1289),字君直,号叠山,宋代诗人,江西上饶人。他是一位忠诚的爱国诗人,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时局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仰山梵刹的钟声,通过钟声的宏大和变化,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宗教的敬畏之情,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仰山梵刹的钟声为题材,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钟声的宏大和变化。诗中“巨鲸吸动天风寒”一句,以巨鲸吸动天风来形容钟声的宏大,形象生动。而“前声穿云出山久,后音待月挥槌难”则描绘了钟声在山间的回荡和夜晚敲钟的困难,增添了诗的层次感。最后“敲残一百馀八声,树色模糊落星斗”一句,以钟声的结束来象征时光的流逝,树色模糊和星斗落下则增添了诗的意境美。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宗教的敬畏,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仰山梵刹万竹閒:仰望山间的梵刹,四周是万竹环绕的宁静。
  2. 巨鲸吸动天风寒:钟声宏大,如同巨鲸吸动天风,带来寒意。
  3. 前声穿云出山久:钟声穿透云层,长久地在山间回荡。
  4. 后音待月挥槌难:夜晚敲钟时,月光下挥动槌子变得困难。
  5. 长短轻重知多少:钟声的变化多端,长短轻重不一。
  6. 断续参差不奇偶:钟声的断断续续,参差不齐,不拘泥于奇偶数。
  7. 敲残一百馀八声:敲击了一百零八下钟声。
  8. 树色模糊落星斗:夜晚的树色在钟声中变得模糊,星斗似乎也落了下来。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巨鲸吸动天风寒”,将钟声比喻为巨鲸吸动天风,形象生动。
  • 拟人:如“后音待月挥槌难”,将钟声拟人化,赋予其等待月光的情感。
  • 对仗:如“长短轻重知多少,断续参差不奇偶”,通过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仰山梵刹的钟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宗教的敬畏之情,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钟声的宏大和变化象征着自然的力量和宗教的神圣,而钟声的结束则象征着时光的流逝,树色模糊和星斗落下则增添了诗的意境美,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宇宙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仰山:象征着高远和神圣。
  • 梵刹:象征着宗教的神圣和宁静。
  • 巨鲸:象征着宏大和力量。
  • 天风:象征着自然的力量和寒意。
  • 钟声:象征着宗教的神圣和时光的流逝。
  • 树色模糊:象征着夜晚的宁静和时光的流逝。
  • 星斗:象征着宇宙的浩瀚和时光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巨鲸吸动天风寒”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A

  2. 诗中“敲残一百馀八声”一句,指的是敲击了多少下钟声? A. 一百零八下 B. 一百下 C. 一百零七下 D. 一百零九下 答案:A

  3. 诗中“树色模糊落星斗”一句,表达了什么意境? A. 夜晚的宁静 B. 时光的流逝 C. 宇宙的浩瀚 D. 宗教的神圣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山居的宁静和自然的美,与谢枋得的诗有相似的自然意境。
  • 杜甫《望岳》: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与谢枋得的诗有相似的主题思想。

诗词对比:

  • 谢枋得《仰寺疏钟》与王维《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自然的美和宁静,但谢诗更注重钟声的宏大和变化,而王诗则更注重山居的宁静和自然的美。
  • 谢枋得《仰寺疏钟》与杜甫《望岳》: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但谢诗更注重钟声的象征意义,而杜诗则更注重对自然的直接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谢枋得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和创作背景。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谢枋得诗作的历史背景。
  • 《诗词鉴赏辞典》:提供了丰富的诗词鉴赏知识,有助于深入理解谢枋得诗作的艺术特点。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小圃二首 其二 小圃二首 其一 幽居杂咏 和祖无择九日登袁州宜春台 天马行 题卢征君嵩山草堂图 成窑鸡缸歌 红桥篇 送孙恺似孝廉 移家城北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弗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鬲字旁的字 弋人何篡 招魂扬幡 包含媲的词语有哪些 朝朝寒食,夜夜元宵 虚远 攴字旁的字 髟字旁的字 进退荣辱 哀梨蒸食 揆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里字旁的字 象弭 峒丁 弓字旁的字 骗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烟结尾的成语 呕心滴血 俭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