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3:32: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32:55
夜雨邻娃告屋倾,一宵从寄念悲惊。
诚知独处从烧烛,君子行心要自明。
在夜雨中,邻居的孩子告诉我房屋快要倾倒了,整夜思念让我感到悲伤和惊恐。
我明白,独自一人时点燃蜡烛,君子要保持内心的明亮和清晰。
“君子”一词源于儒家思想,强调高尚的品德和理想的行为。古人常用“君子”来指代道德修养深厚的人,强调内心的明亮与自省。
作者介绍:周昙,唐代诗人,生活在一个诗歌繁盛的时代,以其独特的感受和细腻的笔触著称。其作品常融合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诗人因邻居的房屋倾斜而引发的思考,反映出对生活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内心自省的重视。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雨夜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邻居困境的关心,以及对自身内心状态的反思。开头的“夜雨邻娃告屋倾”瞬间将读者带入一个阴雨绵绵的夜晚,透出一种忧伤的氛围。诗人通过邻居孩子的告知,感受到一种无奈与无助,接着转向自己的情感:“一宵从寄念悲惊”,在孤独中,思念的情感涌现,增添了诗的悲伤色彩。
“诚知独处从烧烛”表现出诗人对孤独状态的直面,点燃蜡烛象征着内心的光明与希望。诗的最后一句“君子行心要自明”则是一种自我勉励,强调即使身处困境,亦要保持内心的清明与坚定。这首诗在情感上有着强烈的共鸣,反映了人们在面对外部环境的不安时,内心自我反省和坚持的力量。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围绕孤独与内心自省展开,强调在外部环境变幻莫测时,保持内心的明澈和坚定的重要性。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邻娃”指的是谁?
A. 诗人的孩子
B. 邻居的小孩
C. 诗人的朋友
诗中“烧烛”象征着什么?
A. 生活的热情
B. 内心的明亮与希望
C. 外部环境的变幻
诗人如何看待孤独?
A. 逃避
B. 面对与自省
C. 无所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周昙的《春秋战国门》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均探讨了孤独与内心反思,但周昙的诗更多地关注于外部环境的影响,而李白则侧重于个体的内心世界和对酒的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