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6:08: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6:08:25
鸿鹄轻腾万里高,何殊朝野得贤豪。
能知翼戴穹苍力,不是蒙茸腹背毛。
鸿鹄(大雁)轻盈地飞腾在万里高空,何以在朝廷和百姓中获得贤才和豪杰?
能够理解翅膀承载着天空的力量,绝不是凭借那厚厚的羽毛。
本诗通过鸿鹄的形象,反映了对人才的渴望与对理想的追求。在中国古代文化中,鸿鹄常被视为志向远大的象征,诗人用其来表达对社会贤才的期待与渴望。诗中提到的“能知翼戴穹苍力”,寓意着智慧与能力的重要性,强调了理想与实践的结合。
周昙,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以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见长,风格清新自然。
此诗作于唐代,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借用鸿鹄的形象,表达对理想人士的渴望,反映出对社会贤才的期盼。
周昙的《春秋战国门·平公》通过鸿鹄的意象,深刻地表达了对人才的渴望与理想的追求。诗中的鸿鹄象征着高远的理想与志向,轻腾在万里高空,显示了诗人对自由与成就的向往。第一句的意境开阔,给人以激昂奋发之感。
而接下来的“何殊朝野得贤豪”,则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在广阔的社会中,如何才能获得真正的人才和贤士?诗人通过这种问句的方式,引导读者思考,展现出社会对贤才的迫切需求。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对“翼”的描述,强调了能力和智慧的重要性,指出单靠外在的羽毛(表面的光鲜),并不能真正承载起高飞的理想,真正的力量来自内在的智慧与能力。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自然景观的美,更反映了对社会贤才的期待与对理想的追求,情感深邃而又富有哲理,给人以思考与启迪。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人才的渴求,强调内在智慧与能力的重要性,反映出诗人对社会的深刻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
鸿鹄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朝野”指代什么?
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