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36: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6:46
时叙火後,意不释然
潘郎晓衾梦蘧蘧,舞马竟与融风俱。
前驱炎官後热属,席卷不贷渊明庐。
君家十年四立壁,震风凌雨啼妻孥。
平生白眼盖九州,闭户不纳结驷车。
清贫往往被鬼笑,付与一炬相揶揄。
井垔木刊乌鼠赭,汝则暂戏吾何辜?
天阙悠悠虎豹怒,叱阍上诉非良图。
作诗聊复相料理,甑堕已破空踟蹰。
浮生适来且适去,况此茅屋三间余。
扫除劫灰得空阔,新月恰上东墙隅。
幕天席地正可乐,为君鼓旗助歌呼。
潘郎在晨曦中醒来,梦中仍旧萦绕着心事,仿佛与微风一同舞动。
前方的烈火官司,后面的热浪相继而来,席卷而去不留情面,连渊明的庐舍也难幸免。
你家十年来四面墙壁都在震动,雨打风吹,妻儿在哭泣。
我这一生常常被人白眼相待,闭门不纳豪车的来访。
清贫的生活常常被鬼神嘲笑,付出一把火来嘲讽我。
井边的木柱上刻着乌鼠的踪迹,你又何必戏弄我呢?
天上遥远的宫阙,虎豹在怒吼,呼喊也不是好的主意。
作诗聊以自娱,然而锅已经破裂,空中徘徊不定。
浮生匆匆来去,更何况这三间茅屋仍在。
扫除劫后的灰烬,得以宽阔空间,新月刚好挂在东墙的角落。
在这广阔的天空下,席地而坐正是乐事,为你鼓旗助歌呼。
范成大(1126-1193),字季明,号梅溪,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他以山水田园诗著称,风格清新自然,常表现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社会动荡的忧虑。
这首诗创作于火灾之后,诗人通过描写火灾对生活的影响,表达了对生活困境的思考与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和个人的无奈。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诗人在经历火灾后的心境。开篇以“潘郎晓衾梦蘧蘧”引入,展现出一种清晨的宁静,却又伴随着内心的烦恼。随后,诗人通过“前驱炎官后热属”描绘了火灾的威力和后果,传达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感受。
诗中提到的“君家十年四立壁”,不仅是对现实困境的反思,也显示了诗人对过去美好生活的追忆。此时,诗人的心情愈加沉重,流露出对清贫生活的无奈与嘲讽,表现出对世态炎凉的深刻洞察。尤其是“清贫往往被鬼笑”的句子,传达出一种对贫困生活的自嘲和对社会冷漠的无奈。
在后半部分,诗人又转向对生活的感悟,“浮生适来且适去”,表现出对人生无常的理解和接受。最后一句“为君鼓旗助歌呼”不仅是对朋友的鼓励,也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显示了诗人在逆境中依然保持乐观的精神。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命运的感慨,体现了范成大独特的个性和风格。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活困境的深刻思考与无奈,同时也展现了在逆境中保持乐观态度的勇气。通过对清贫生活的描绘和对友谊的珍视,诗人传达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潘郎”指的是谁?
A. 诗人的朋友
B. 诗人自己
C. 陶渊明
D. 一个虚构的人物
“清贫往往被鬼笑”中“鬼”是指什么?
A. 神灵
B. 贫困的象征
C. 嘲笑的人
D. 生活的无奈
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
A. 消极
B. 乐观
C. 忧伤
D. 冷漠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困境中对生活的思考,鼓励读者在逆境中保持乐观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