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8:46: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46:44
几番窗雨。甚篝灯乍剪,赋情凄楚。听说道玄菟城边,正秋夜梦长,候鸡啼去。果下前驺,有鬌髻红妆别部。爱归吟硾纸,小鬟争唱,倚银筝处。年时酒垆忆否,笑长鲸未似,气还吞虎。记灞岸分手东西,又席帽催凉,葛衫更暑。才得相寻,便惹起客愁如絮。剩离亭伴影无眠,冷蟾十五。
几次窗外下雨,篝灯的光影时而闪烁,情感显得凄楚。听说在道玄菟城边,正是秋夜梦长,等待着鸡鸣的时刻。果实成熟,前马儿停下,有着红妆和高髻的女子在不同的地方。爱人吟唱着诗句,小侍女争相伴唱,倚靠在银筝旁。那年在酒垆时你是否还记得?笑着谈起鲸鱼的事,气势还如同吞虎。记得在灞岸我们曾分手,席帽催着秋凉,葛衫还觉得炎热。刚刚找到彼此,便又引发客愁如絮。剩下的离亭伴着无眠的影子,冷月照着十五夜。
作者介绍:沈岸登,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意象闻名。作品多描写人生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沈岸登游历之际,时值秋季,思乡之情愈发浓烈。诗中通过描绘窗外的雨、酒垆的回忆等,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感人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离别、思念的真切感受。开篇的“几番窗雨”便为整首诗营造了忧郁的氛围,窗外的雨声似乎在诉说着内心的孤独与凄凉。诗中反复提到的“灯”、“酒垆”以及“冷蟾”,都是渲染情感的象征物,分别代表了温暖与希望、往日的欢愉以及孤独的思考。
随着诗句的推进,情感愈加浓烈,尤其是“便惹起客愁如絮”,将思乡与离愁的主题推向高潮。离别的痛苦伴随着无眠的夜晚,诗人在“冷蟾十五”下独自思忖,展现出一种深沉的孤独感。整体来看,沈岸登的这首诗不仅在语言上表现出色,更在情感上触动人心,展现了清代文人对人生、爱情、乡愁的深刻理解与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离别与思念的深刻反思,展现了人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期待,情感基调既有忧伤又有温暖。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沈岸登的《解连环》更为细腻柔和,注重情感的深度与细节的描写,而李白则是豪放洒脱,突出个人英雄主义。两者在风格与情感表达上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与个人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