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30: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0:20
归舟已具李宪楼仓有约盗贼梗道见避乱者可怜
仓猝抛家舍,遑遑走道涂。
依山结茅广,摘草当园蔬。
老稚朝朝哭,生涯物物无。
避军兼避寇,何日得安居。
这首诗描绘了避难者在战争和盗贼威胁下的无奈与痛苦。诗人仓促地抛下家园,匆忙地走在道路上。依山而居,搭建茅屋,靠采摘野菜为生。无论老人还是孩子,每天都在哭泣,生活中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依靠。为了躲避军队和盗贼,何时才能安定居住呢?
此诗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其主题反映了宋代战乱频繁、百姓流离失所的社会背景,表现了对安定生活的渴望。
作者介绍:戴复古,字子复,号复古,宋代诗人,因其作品常常表现出关心民生、忧国忧民的情怀而受到后人敬重。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战乱时期,诗人目睹了许多百姓因战乱而受到影响,失去家园,生活艰难,因而写下此诗以表达对他们的同情与关切。
《归舟已具》以直白而生动的语言,刻画了战乱中的百姓生活,情感真挚而深沉。诗人用“仓猝抛家舍”开篇,刻画出灾难来临时的匆忙和无奈,接着通过描绘避难者依山而居、采摘野菜的情景,展现了他们的艰辛与悲苦。诗中“老稚朝朝哭”一句,情感尤为动人,展现出战争对家庭的摧残,老人与幼儿在动荡日子中的无助和哀伤。最后一句“何日得安居”则是对未来的深切叹息,表达了一种渴望安定生活的强烈愿望,令人倍感心酸。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浓厚的人道主义关怀,展现了诗人对战争的反思与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对比(老与幼)、夸张(形容哭泣的频率),以及意象(家舍、山、茅草、野菜等)来强化情感,营造出苦难与渴望的氛围。
主题思想:中心思想是对战乱导致的民众苦难的同情,以及对和平安居生活的渴望,展现了人道主义精神。
诗词测试:
“仓猝”是什么意思?
A. 冷静
B. 仓促
C. 迟缓
诗中提到的“老稚”是指什么?
A. 年轻人
B. 老人和小孩
C. 男性和女性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赞美自然
B. 对战乱苦难的同情
C. 个人的生活经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现了战乱带来的痛苦,但其主题更偏向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而戴复古的《归舟已具》则更直接地关注于百姓生活的艰辛,两者均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但侧重点略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