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临江仙·翦翦春水出万壑》

时间: 2025-05-02 13:08:19

诗句

翦翦春水出万壑,和春带出芳丛。

谁分弱水洗尘红。

低回金叵罗,约略玉玲珑。

昨夜洞庭云一片,朗吟飞过天风。

戏将瑶草散虚空。

灵根何处觅,只在此山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08:19

原文展示:

临江仙·翦翦春水出万壑
作者: 张炎 〔宋代〕

翦翦春水出万壑,
和春带出芳丛。
谁分弱水洗尘红。
低回金叵罗,
约略玉玲珑。

昨夜洞庭云一片,
朗吟飞过天风。
戏将瑶草散虚空。
灵根何处觅,
只在此山中。

白话文翻译:

春水轻轻流出万山的峡谷,
伴着春天的气息,带来了芬芳的花丛。
谁能将这柔和的水流洗去尘世的红尘?
在湖面上轻轻摇荡的是金色的叵罗,
隐约可见的是玉制的玲珑。

昨夜洞庭湖上云雾缭绕,
清朗的吟唱随风飘过天空。
随意将瑶草撒向空中,
灵性之根在哪里寻找呢?
只在这座山中。

注释:

  • 翦翦:形容水流细腻轻柔的样子。
  • 弱水:指的是柔和的水流,象征着温柔和清澈。
  • 金叵罗:一种乐器,象征着音乐的美好。
  • 玉玲珑:指精美的玉器,象征着洁净与美丽。
  • 洞庭:指洞庭湖,著名的湖泊,象征着广阔与深邃。
  • 瑶草:传说中的神草,象征着灵性与美好。

典故解析:

“弱水”出自《庄子》,原文提到“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象征着对世俗事物的淡泊与追求。诗中提到的“灵根”也与道教文化相关,表示对灵性和自然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炎,字次公,号雪窗,南宋时期的词人,以其词风清丽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情感细腻,常表现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该词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交替的阶段。诗人通过描写自然风光,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灵性的追求。

诗歌鉴赏:

《临江仙·翦翦春水出万壑》是一首描绘春水与自然美景的词作,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生命深处灵性的探索。开篇的“翦翦春水”,以清新的意象引入,展示了春水的柔美与生机。接着“和春带出芳丛”,表达了春天带来的美好景象,仿佛春水与花草相互呼应,构成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

诗中“谁分弱水洗尘红”一句,深刻表达了诗人对人世纷扰的淡泊心态,似乎在说,柔和的水流不如让人沉浸于自然的宁静。接下来的“低回金叵罗,约略玉玲珑”,则通过音乐与美玉的意象,进一步提升了词的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

“昨夜洞庭云一片,朗吟飞过天风”描绘了夜晚洞庭湖上的宁静与清朗,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感悟。最后两句“灵根何处觅,只在此山中”,则是对灵性的追寻,强调了自然与内心的和谐统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热爱。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与对生命真实本质的思考,折射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翦翦春水出万壑:描绘春水轻盈地从万山之间流出,给人以清新之感。
  2. 和春带出芳丛:春水的流动与春天的气息相互交织,带来了花香四溢的景象。
  3. 谁分弱水洗尘红:表达对世俗烦恼的淡漠,弱水象征纯净,意在追求内心的宁静。
  4. 低回金叵罗,约略玉玲珑:音乐和美玉的意象传递出一种优雅与精致。
  5. 昨夜洞庭云一片:回忆昨夜的宁静与美好,洞庭湖的云雾缭绕。
  6. 朗吟飞过天风:吟唱的声音随风飘荡,表达出一种悠扬的意境。
  7. 戏将瑶草散虚空:随意地将瑶草撒向空中,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随性与享受。
  8. 灵根何处觅,只在此山中:寻求灵性的根源,最终发现其存在于自然之中。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春水”“弱水”等生动的意象,表现自然的柔美与诗人的心境。
  • 对仗:如“低回金叵罗,约略玉玲珑”,形成对称的美感,增强了诗的韵律。
  • 拟人: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春水与自然美,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与对灵性的追寻。诗人借助自然的意象,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水:象征生命的活力与纯净。
  • 芳丛:代表美好的事物与自然的生机。
  • 金叵罗、玉玲珑:象征音乐与美的精致,体现出诗人的审美情趣。
  • 灵根:象征心灵深处的真实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翦翦春水”中的“翦翦”形容的是(A. 春水的流动 B. 春天的气息 C. 花香的芬芳)。
  2. 诗中提到的“弱水”象征的是(A. 平静 B. 温柔 C. 凶猛)。
  3. “灵根何处觅”中的“灵根”指的是(A. 自然的灵性 B. 人生的根本 C. 个人的情感)。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

诗词对比

  • 比较张炎的作品与李清照的词,可以发现两位诗人在对自然的描绘上有相似之处,但李清照的词更多表现个人情感,而张炎则更注重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哲思。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张炎传记及其作品集

通过以上多方面的分析与解读,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临江仙·翦翦春水出万壑》的意境与情感。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陈使君二首 送陈鲁叟使君赴广西漕 送陈郎玉汝赴淮南计幕 送陈谏议澈赴边幕二首 送陈监簿造朝 送陈德林巡辖 送潮阳方主学 送曹守司直二首 送参议滕告院挂冠 送伯纪礼部造朝兼简息庵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釒字旁的字 靣字旁的字 阜字旁的字 包含牌的词语有哪些 直壮曲老 穢本 采字旁的字 石压笋斜出 棋布错峙 疆城 满山遍野 登山临水 有时节 立刀旁的字 詶和 包含旃的词语有哪些 权衡利弊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