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08: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08:19
临江仙·翦翦春水出万壑
作者: 张炎 〔宋代〕
翦翦春水出万壑,
和春带出芳丛。
谁分弱水洗尘红。
低回金叵罗,
约略玉玲珑。
昨夜洞庭云一片,
朗吟飞过天风。
戏将瑶草散虚空。
灵根何处觅,
只在此山中。
春水轻轻流出万山的峡谷,
伴着春天的气息,带来了芬芳的花丛。
谁能将这柔和的水流洗去尘世的红尘?
在湖面上轻轻摇荡的是金色的叵罗,
隐约可见的是玉制的玲珑。
昨夜洞庭湖上云雾缭绕,
清朗的吟唱随风飘过天空。
随意将瑶草撒向空中,
灵性之根在哪里寻找呢?
只在这座山中。
“弱水”出自《庄子》,原文提到“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象征着对世俗事物的淡泊与追求。诗中提到的“灵根”也与道教文化相关,表示对灵性和自然的向往。
作者介绍:张炎,字次公,号雪窗,南宋时期的词人,以其词风清丽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情感细腻,常表现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该词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交替的阶段。诗人通过描写自然风光,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灵性的追求。
《临江仙·翦翦春水出万壑》是一首描绘春水与自然美景的词作,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生命深处灵性的探索。开篇的“翦翦春水”,以清新的意象引入,展示了春水的柔美与生机。接着“和春带出芳丛”,表达了春天带来的美好景象,仿佛春水与花草相互呼应,构成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
诗中“谁分弱水洗尘红”一句,深刻表达了诗人对人世纷扰的淡泊心态,似乎在说,柔和的水流不如让人沉浸于自然的宁静。接下来的“低回金叵罗,约略玉玲珑”,则通过音乐与美玉的意象,进一步提升了词的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
“昨夜洞庭云一片,朗吟飞过天风”描绘了夜晚洞庭湖上的宁静与清朗,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感悟。最后两句“灵根何处觅,只在此山中”,则是对灵性的追寻,强调了自然与内心的和谐统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热爱。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与对生命真实本质的思考,折射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令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春水与自然美,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与对灵性的追寻。诗人借助自然的意象,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以上多方面的分析与解读,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临江仙·翦翦春水出万壑》的意境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