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风入松(闰元宵)》

时间: 2025-04-29 01:27:24

诗句

向人圆月转分明。

箫鼓又逢迎。

风吹不老蛾儿闹,绕玉梅、犹恋香心。

报道依然放夜,何妨款曲行春。

锦灯重见丽繁星。

水影动梨云。

今朝准拟花朝醉,奈今宵、别是光阴。

帘底听人笑语,莫教迟了□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1:27:24

原文展示:

风入松(闰元宵)
作者:张炎 〔宋代〕

向人圆月转分明。
箫鼓又逢迎。
风吹不老蛾儿闹,
绕玉梅犹恋香心。
报道依然放夜,
何妨款曲行春。
锦灯重见丽繁星。
水影动梨云。
今朝准拟花朝醉,
奈今宵别是光阴。
帘底听人笑语,
莫教迟了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明亮的圆月夜晚,音乐声中欢聚一堂。春风吹拂,蛾子在灯下飞舞,似乎依旧迷恋那梅花的香气。夜晚的景象依旧如昔,何妨在春天的曲调中轻松地舞动。华丽的灯笼下再一次看见了繁星,水面上映出梨花的云影。今天原本打算在花朝时节醉酒,奈何今夜却是别样的光阴。帘子后传来欢声笑语,切莫让青年的时光流逝太迟。


注释:

  • 圆月:指明亮的月亮,象征团圆和美好。
  • 箫鼓:古代乐器,通常用于庆祝的场合。
  • 蛾儿:指飞舞的蛾子,象征春天的生机。
  • 玉梅:指梅花,象征高洁与坚韧。
  • 锦灯:华丽的灯笼,象征节日的喜庆。
  • 花朝:二月十五,古代称为花朝节,是赏花的日子。
  • :指年轻时光,象征青春。

典故解析:

“花朝”是中国古代的传统节日之一,寓意着春天的来临和花开盛景,体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向往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炎,字公权,号天禄,宋代著名词人,擅长填词,风格清新婉约。他的作品多表现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和对人情世态的深刻洞察。

创作背景
这首《风入松》写于闰元宵,正值春暖花开之际,诗人借助节日的欢庆气氛,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青春的思考。


诗歌鉴赏:

张炎的《风入松(闰元宵)》在优美的意象中融入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青春流逝的感慨。整首诗以“圆月”为开篇,营造出一个明亮、温馨的夜晚氛围,诗中“箫鼓”声声,既是节日的欢愉,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随着描绘的深入,诗人用“蛾儿闹”来展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似乎在告诉读者,生机勃勃的春天总是充满了希望与新生。接着,通过“玉梅犹恋香心”一句,进一步深化了对梅花的描写,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坚韧与执着。

然而,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开始反思时间的流逝。“今朝准拟花朝醉,奈今宵别是光阴”,这一句蕴含着对美好时光的无奈与遗憾。尽管春天的美景令人陶醉,但时光却总是匆匆而过,让人感到无比惋惜。最后一句“莫教迟了青”则是对青春的告诫,提醒人们珍惜当下,抓住每一个美好的瞬间。

整首诗通过精致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青春的珍惜,具有深刻的人生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向人圆月转分明:描绘了一个明亮的圆月,象征着团圆和美好。
  2. 箫鼓又逢迎:音乐声中,欢聚的场景,再次引出节日的欢庆气氛。
  3. 风吹不老蛾儿闹:春风轻拂,蛾子在灯下飞舞,象征生机与活力。
  4. 绕玉梅犹恋香心:梅花的香气依然吸引着蛾子,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执着。
  5. 报道依然放夜:夜晚的景象依旧如昔,传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6. 何妨款曲行春:在春天的音乐中,轻松地舞动,体现了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7. 锦灯重见丽繁星:华丽的灯笼下再一次看见繁星,象征节日的喜庆和美好景象。
  8. 水影动梨云:水面上的影子流动,增添了夜晚的灵动感。
  9. 今朝准拟花朝醉:原本打算在花朝节时醉酒,表达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10. 奈今宵别是光阴:今夜却是不同的光阴,暗含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11. 帘底听人笑语:帘子后传来欢声笑语,表现出节日的欢乐气氛。
  12. 莫教迟了青:提醒人们不要让青春流逝太迟,珍惜当下。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蛾儿”与春天的生机联系在一起。
  • 拟人:将梅花的香气赋予情感,表现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对仗:多处使用对仗句式,如“锦灯重见丽繁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青春流逝的感慨。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反映出对人生短暂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圆月:象征团圆与美好。
  • 蛾儿:象征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梅花:象征高洁与坚韧。
  • 锦灯:象征节日的喜庆。
  • 繁星:象征希望与梦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风入松(闰元宵)》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张炎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花朝”是指哪个节日?
    A. 元宵节
    B. 春节
    C. 二月十五

  3. 诗中提到的“锦灯”象征什么?
    A. 春天
    B. 喜庆
    C. 失落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苏轼):同样表现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辛弃疾):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象与人们的欢愉。

诗词对比

  • 张炎与李白的比较:张炎的细腻与李白的豪放形成鲜明对比,张炎更多地注重对生活细节的描绘,而李白则强调豪情与壮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词三百首》:包含了许多宋代优秀词作。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对古典诗词进行深入解析的书籍。
  3. 《诗词曲鉴赏》:收集了各类诗词及其解析,适合学习者参考。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李氏山亭 题李商叟半村堂 题方上人房古梅 题东山道僧 题陈西老画蜀山图 题陈待制湖庄 宿寺 送朱学谕游建上赴陈提举约 送赵状元赴湖州幕 送赵明叔为漳浦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徧的词语有哪些 宗教剧 耳刀旁的字 菩萨哥儿 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肆体 片善小才 黹字旁的字 耳字旁的字 权倾中外 辨正 包含麈的词语有哪些 违法乱纪 离悰 通宵守夜 悬崖勒马 十字旁的字 刀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