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23: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23:21
蝶恋花(已卯菊节得家书,欲归未得)
作者: 柴元彪 〔宋代〕
去年走马章台路。
送酒无人,寂寞黄花雨。
又是重阳秋欲暮。
西风此恨谁分付。
无限归心归不去。
却梦佳人,约我花间住。
蓦地觉来无觅处。
雁声叫断潇湘浦。
去年我骑马经过章台路,
送酒的人无人,只有那孤寂的黄花在雨中凋零。
又到了重阳节,秋天将尽。
西风的怨恨又向谁倾诉?
无尽的归心却无法回去,
只在梦中见到佳人,约我在花间相聚。
蓦然醒来,却无处寻觅。
雁鸣声断,潇湘的水边更显凄凉。
作者介绍:柴元彪,字景深,号白沙,宋代诗人,擅长词作,风格细腻,常表现离愁别绪和对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重阳节前夕,诗人接到家书,虽然心中渴望归乡,但因某种原因未能成行,表现了诗人的思乡情怀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蝶恋花》是一首充满浓厚思乡情和淡淡忧伤的词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开头的“去年走马章台路”引入了一个具体的场景,带有时光的印记,给人一种时光流逝的感觉;而“送酒无人,寂寞黄花雨”更是增添了孤独与凄凉的氛围,表现出诗人在重阳节这个传统节日里,心中对亲人的思念与无法相聚的无奈。
“西风此恨谁分付”一句,表现了诗人心中对秋风的怨恨,仿佛秋风将他的思念与愁苦都带走了,却无法诉说给他人。接下来的“无限归心归不去”则加深了这种无奈与痛苦,诗人虽然心中渴望归乡,但现实却让他无法实现。
整首诗通过梦境的描写,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美好情感的向往与追求,然而现实的无情又让他在清醒时感到无处可寻,最后以“雁声叫断潇湘浦”作结,表现出一种深切的思乡与无奈,令人感慨不已。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主题集中在思乡与离愁,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亲人的思念,传递出一种深刻的情感体验。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下列哪个意象在诗中用于表现孤独?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西风此恨谁分付”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李清照的《如梦令》中,同样表现了对时间流逝和思念的感慨,但更显女性细腻的情感,而柴元彪的《蝶恋花》则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出一种更为广泛的离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