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44: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44:32
肝人之肉日不给,岂谓穹苍亦解泣。
变作阴霾黯八荒,沈沈苦雨掣风急。
堕井颓堤无处无,昔日高原今下隰。
沈灶生蛙釜有鱼,百粤连旬俱饮湿。
大风吹梦忽宵惊,万瓦争与排墙倾。
子妇颠踣无户庭,得人无恙从屋鸣。
陇头遗穟卧生耳,屋底秸珠长有尾。
崩角吁天天不闻,百室劬劳今已矣。
大江南北忽夏枯,河渴时还涓滴无。
尺泽尽汇岭一隅,谁言大地同洪垆。
人们的肝胆之肉日日得不到满足,难道说苍天也懂得流泪吗?
天空变得阴沉,黑暗笼罩八方,沉沉的苦雨夹着狂风急促而来。
无处不见堕井和坍塌的堤岸,昔日的高原如今变成低洼之地。
灶里生蛙,锅中有鱼,百粤地区连日都在饮湿。
大风吹来,让我的梦在夜里惊醒,万瓦屋顶争着倾倒在墙边。
家里的妻子跌倒在无门庭的地方,能否保全性命依然不知。
田野上的遗留禾秆在耳边生长,屋底的秸秆珠子长得有尾。
崩塌的角落呼喊着,天上无声,百家辛劳如今已无影。
大江南北忽然夏季干枯,河流渴望时却连一滴水都没有。
小泽汇聚在一角,谁说大地与洪水同在?
作者介绍:冯钺,清代诗人,生于江南,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期,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与人情冷暖。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自然灾害频发的时期,诗人以自身经历和观察表达对人间疾苦的同情与无奈。
《苦雨吟》通过描绘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展现了自然的无情与人间的苦难。诗歌开头以“肝人之肉日不给”引入,暗示人们生活的不易和对大自然的无奈。随着诗句的推进,阴霾和苦雨的意象层层叠加,形成压抑而沉重的氛围。诗中不仅描写了自然灾害带来的破坏,还折射出社会底层人民的苦楚。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暴风雨中的家庭困境与生存压力,如“子妇颠踣无户庭”表现出家庭的脆弱与无助。最后两句以“尺泽尽汇岭一隅”结束,表达了对大自然力量的无奈与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反映了自然灾害对人类的无情摧残,表现出诗人对社会底层人民生活困境的深切同情,以及对自然力量的感慨与反思。
诗词测试:
诗中“肝人之肉”指的是:
A. 人们的肉体
B. 人们的内心感受
C. 天空的哭泣
“子妇颠踣无户庭”意味着:
A. 妻子在庭院中安静
B. 妻子跌倒在无门的庭院
C. 家庭和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苦雨吟》更侧重于对自然灾害的直接描绘,杜甫则更关注国家动乱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两首诗都表达了对人间疾苦的同情,但在表现手法上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