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九日阅武预观军容退而纪事》

时间: 2025-04-27 21:17:35

诗句

遨头不管菊花寒,簇队晨登上将坛。

戏马台前千古事,筹边楼下万人看。

弓声浏亮秋风劲,旗采精明宿雨乾。

后部铙歌归较晚,雪西烽火报平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1:17:35

原文展示:

九日阅武预观军容退而纪事
作者: 洪咨夔 〔宋代〕

遨头不管菊花寒,簇队晨登上将坛。
戏马台前千古事,筹边楼下万人看。
弓声浏亮秋风劲,旗采精明宿雨乾。
后部铙歌归较晚,雪西烽火报平安。


白话文翻译:

在这寒冷的菊花盛开的季节,毫不在意,队伍早晨聚集在将军的坛上。
戏马台前的历史故事流传千古,楼下的边防筹备,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人观看。
弓箭的声音在秋风中清晰响亮,旗帜在雨后的阳光下显得格外鲜艳。
后方的铙歌归来得较晚,西边的烽火传来平安的消息。


注释:

字词注释:

  • 遨头: 意为高昂的姿态,形容人精神振奋。
  • 菊花寒: 指菊花盛开的季节,象征秋天的寒意。
  • 簇队: 聚集成队,形容人们的集合。
  • 戏马台: 可能指古代表演马术的场所,历史悠久。
  • 筹边: 指边防的部署和准备。
  • 弓声: 指弓箭射出的声音。
  • 旗采: 旗帜的颜色和样式。
  • 铙歌: 形容乐器的声音,可能是军乐或庆祝的乐曲。
  • 烽火: 指边防的信号,传递消息的方式。

典故解析:

  • 千古事: 指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暗示戏马台前的故事经久不衰。
  • 雪西烽火: 可能指代西方战事的消息,通过烽火传递平安的信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咨夔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以其豪放的个性和深厚的军事素养而闻名。他的诗作常常结合军事和政治,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九月九日重阳节,重阳节是一年中重视登高望远的节日,诗人借此机会描绘军队的盛况,表达对国家安全的关注和对和平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重阳节的军事阅兵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军队的关注。开头两句以“菊花寒”引入秋天的气息,暗示时节的变迁,紧接着描绘将士们在晨光中的聚集,表现出一种昂扬向上的士气。诗中“戏马台前千古事”一句,将历史与现实结合,传达出对古代英雄事迹的怀念。

接下来的描写,“弓声浏亮秋风劲,旗采精明宿雨乾”,展现了军队的威武与整齐,暗示着强盛的国力和士兵们的斗志。最后两句则是对未来的展望,通过“后部铙歌归较晚”反映出战事的紧张与和平的渴望,而“雪西烽火报平安”则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既有对和平的期待,也有对安定局势的庆贺。

整首诗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热爱与关注,同时也展现了宋代社会的军事文化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遨头不管菊花寒: 表示诗人心情高昂,不在乎秋天的寒冷。
  • 簇队晨登上将坛: 描绘了士兵们早晨集中在将军的坛上,表现出一种整齐和士气。
  • 戏马台前千古事: 提到了戏马台的悠久故事,象征着历史的积淀。
  • 筹边楼下万人看: 描绘了人们观看边防准备的盛况,生动传达了人们对国家安全的关注。
  • 弓声浏亮秋风劲: 表现出弓箭的声音在秋风中显得更加清晰响亮。
  • 旗采精明宿雨乾: 形容经过雨淋的旗帜在阳光下显得特别鲜艳,象征军队的雄壮。
  • 后部铙歌归较晚: 说明后方的乐队归来得较晚,暗示战事的紧迫感。
  • 雪西烽火报平安: 通过烽火传递出平安的消息,表达对安全的期盼。

修辞手法:

  • 比喻: “弓声浏亮”使用比喻手法,形象地表现出声音的清脆。
  • 对仗: 本诗在意象的构建上注重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 通过“雪西烽火”赋予烽火以情感,表现出诗人对和平的渴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军事的赞美与对和平的向往,表现出诗人对国家的关心与期盼,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强大军队和安定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菊花: 象征秋天,代表坚韧。
  • : 军事力量的象征,显示出威武和斗志。
  • 旗帜: 象征国家的尊严与荣耀。
  • 烽火: 作为传递信息的工具,象征着战事与安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戏马台”最可能是指什么?

    • A. 一座乐器演奏的场所
    • B. 古代的马术表演场所
    • C. 将军的居所
    • D. 观看比赛的地方
  2. 诗中的“弓声”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悲伤
    • B. 喜悦
    • C. 威武
    • D. 平静
  3. 诗中“雪西烽火”主要传达了什么信息?

    • A. 战争的残酷
    • B. 对和平的期待
    • C. 对历史的怀念
    • D. 对国家的忠诚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对比洪咨夔的《九日阅武》与杜甫的《春望》,前者侧重于军队的威武与安全,后者则更加关注国家的兴衰与个人的忧愁。

两首诗虽主题不同,但都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的深切关怀,以及对和平美好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全解》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宫词 已凉 寒食 马嵬坡 和乐天春词 乌衣巷 春怨 月夜 瑶瑟怨 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双人旁的字 艸字旁的字 表托 花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秦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在人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乛字旁的字 南凉 连方 俯首弭耳 子字旁的字 鼠雀 龙字旁的字 撼天动地 南鹞北鹰 包含陟的词语有哪些 佳肴美馔 上方宝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