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3:03: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3:03:41
作者: 梅尧臣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吾闻圣贤心,不限亲与疏。
义殊目前乖,道同异代俱。
尧舜及周孔,千载趋一途。
盗跖诮孔氏,弟子将党欤。
跖自驱其众,日念杀不辜。
河滨捧土人,海畔逐臭夫。
塞川岂量力,同趣即尔徒。
尔既不自过,反以此为纡。
我听说圣贤的心,不论亲疏之分。
义理在眼前看起来不同,道理在不同的时代却是相同的。
尧、舜和周、孔,千年之后仍然走在同一条路上。
盗跖嘲笑孔子,弟子们要与他结党吗?
盗跖自我驱动众人,日日想着要杀戮无辜。
河边捧土的人,海边逐臭的夫,
塞外的河流又怎能量力而行,志趣相同的只是徒劳。
你既然不自我反省,反而把这些当作是繁琐。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香溪,宋代诗人,以五言律诗闻名,作品常反映社会现实与人性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变革时期,作者通过诗歌探讨道义与人性的关系,反映对当时社会现象的关注。
梅尧臣的《异同》通过对比古今的圣贤与当代人物,揭示了道德与义理的恒久不变,尽管表面上看似有异,其实内在的趋向是相同的。诗中提到的尧舜和周孔象征着理想中的圣贤,显示出作者对传统道德的尊重与怀念。而盗跖的出现,则是对当时社会中一些人不理道义、追求个人利益的批判。诗中河滨捧土人和海畔逐臭夫的比喻,生动描绘出那些只看眼前利益、缺乏远见的人。整首诗透出一种对人性的思考与反省,警示人们要审视自己的行为,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探讨了道义的恒久性与人性的复杂性,呼吁人们要自我反省,追求更高的道德标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河滨捧土人”象征什么?
A. 追求理想的人
B. 只顾眼前利益的人
C. 道德高尚的人
“尧舜及周孔”代表了什么?
A. 个人利益
B. 理想中的圣贤
C. 时代的变迁
本诗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A. 对传统道德的批判
B. 人性的反思与自省
C. 对社会现象的描绘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梅尧臣的《异同》与李白的《静夜思》在主题上均涉及人性与道德的思考,但梅的作品更加强调社会义理的恒久性,而李白则更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