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23:29: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23:29:24
原文展示:
高竹百馀挺,固知为予生。忽忽有所得,时时闲绕行。自信或未至,自知或未明。窃比于古人,不能无愧情。
白话文翻译:
高高的竹子有一百多棵,我深知它们是为我而生。突然间有所领悟,常常悠闲地绕着它们行走。自信或许还不够,自知或许还不明了。私自与古人相比,不能不感到惭愧。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安乐先生,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歌多表现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这首《高竹八首》是他在观察高竹时有所感悟而作,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自身修养的反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邵雍在观察高竹时,由竹子的挺拔、坚韧联想到自身的修养和境界,从而引发的一系列思考。诗中透露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自我认知和修养的深刻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高竹为媒介,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自身修养的深刻反思。首句“高竹百馀挺,固知为予生”,诗人以高竹的挺拔象征自己的品格和志向,认为这些高竹是为他而生,寓意深远。接着,“忽忽有所得,时时闲绕行”,诗人表达了自己在观察高竹时的领悟和悠闲的心境。最后两句“自信或未至,自知或未明。窃比于古人,不能无愧情”,诗人坦诚地反思自己的自信和自知或许还不够,与古人相比感到惭愧,体现了诗人谦逊和自我反省的品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诗人通过对高竹的观察,引发对自身修养和境界的深刻反思。诗中透露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自我认知和修养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诗人谦逊和自我反省的品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高竹”象征什么? A. 诗人的品格和志向 B. 自然的美景 C. 诗人的情感 D. 诗人的生活
诗中的“忽忽有所得”表达了什么? A. 诗人的悠闲心境 B. 诗人的突然领悟 C. 诗人的自信 D. 诗人的自知
诗中的“窃比于古人”表达了什么? A. 诗人的自信 B. 诗人的自知 C. 诗人的谦逊和自我反省 D. 诗人的悠闲心境
答案: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