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画四首》

时间: 2025-05-05 09:38:35

诗句

峰前千涧玉潺潺,落日层层树里山。

一段胜情谁领略,幽人虚阁俯沧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38:35

原文展示:

峰前千涧玉潺潺,
落日层层树里山。
一段胜情谁领略,
幽人虚阁俯沧湾。

白话文翻译:

在山峰前,千条山涧流水如玉般潺潺流淌,
夕阳映照下,层层树木掩映着远山。
这段美妙的景致,谁能体会其中的情趣呢?
只有那幽静的人士,在空阁俯瞰着辽阔的海湾。

注释:

  • 峰前:山峰前面。
  • 千涧:千条山涧,形容山水众多。
  • 玉潺潺:形容水流清澈如玉,声音流畅。
  • 层层:形容树木的层叠。
  • 落日:夕阳。
  • 胜情:美好的情景。
  • 幽人:指隐士或喜爱幽静的人。
  • 虚阁:空旷的阁楼。
  • 俯沧湾:俯视广阔的海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唐寅(1470年-1523年),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明代著名的诗人、画家和书法家。唐寅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常以山水、田园等题材为主,表达个人的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寅晚年,时值他隐居于苏州,常常游览周边的山水。他以幽静的环境和自然景色为题,抒发自己的闲适与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题画四首》中的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山水之美的深刻感受和对世外桃源的向往。诗的开篇“峰前千涧玉潺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清澈的山涧流水,给人以宁静、舒适的感觉。接着“落日层层树里山”则通过夕阳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又层次感丰富的画面。诗人在此刻引出了“胜情”,意指如此的美景并非人人都能领略,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珍视与感慨。最后一句“幽人虚阁俯沧湾”则是诗人自我投射的结果,表现出他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以及在幽静环境中所能领略到的生活哲理。

整首诗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融入了诗人自身的情感与思想,使得读者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峰前千涧玉潺潺:描绘了山前多条涧水流淌的美丽画面。
    2. 落日层层树里山:夕阳洒在重叠的树木和远山上,形成了层次分明的景象。
    3. 一段胜情谁领略:感慨这样美好的景致,能够真正领略的人少之又少。
    4. 幽人虚阁俯沧湾:隐士在空阁中俯视着广阔的海湾,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洒脱。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流比作“玉”,增强了诗句的美感。
    • 对仗:句式整齐,如“峰前千涧”和“落日层层”形成了对称的美。
    • 意象:通过“幽人”、“虚阁”等意象,传达出诗人的清雅情趣。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人们在繁忙生活中对宁静与和谐的追求。

意象分析:

  • 千涧:象征着自然的丰富与灵动。
  • :代表纯净与美好,增添了诗句的雅致。
  • 落日:寓意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 幽人:象征着对世俗的超脱,追求内心的宁静。
  • 虚阁:隐喻一种恬淡的生活方式,体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玉潺潺”形容什么?

    • A. 夕阳
    • B. 山水
    • C. 树木
    • D. 风
  2. “幽人虚阁俯沧湾”中的“幽人”指的是?

    • A. 诗人
    • B. 隐士
    • C. 旅行者
    • D. 商人
  3. 诗中表现的主要情感是?

    • A. 忧伤
    • B. 喜悦
    • C. 超然
    • D.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写山水,但更注重内心的感受与哲理。
  • 李白的《夜泊牛津》则表现出一种豪放的生活态度,体现出对自由的追求。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唐寅研究》
  • 《诗词鉴赏与解读》
  • 《山水诗的艺术风格》

相关查询

次韵乐先生吴中见寄八首 枕上作 题杨子容扇 晒茧 岁旱,邑人祷第五罗汉得雨,乐先生有诗,次 虞美人 真定舞 小涧 立春日陪魏丞相登三江亭 嘲蚊四十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茸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枯槁之士 釒字旁的字 牛字旁的字 三千客 繁音促节 传杯换盏 人多嘴杂 起地 曰字旁的字 圐坓 黍字旁的字 忽冷忽热 冲抵 片纸只字 糹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