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38: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38:41
作者: 陈维崧 〔清代〕
施侯沃我以绿雪,不数壑源鹰爪奇。
啜余示我一幅画,长松十丈纷离披。
牙须蚴蟉猛兕跳,鳞鬣蹙踏苍龙驰。
抹眵询问谁所作,乃克肖此形支离。
答言柏枧一诗老,两手惯放枯松枝。
五日十日画一本,波涛舂激鼪鼯悲。
昨蒙携画脱相赠,令我久看忘饥疲。
子之作诗兴颇王,亦如此翁作画时。
请为拗笔写长句,配此秃干苍茫姿。
嗟乎吾家松树老无比,三年偃蹇空园底。
何时秉耒去锄理,矮茅檐下拾松子,不尔身入画里。
施侯用绿雪滋润我,不数山谷中鹰爪般奇特的景象。
他给我看了一幅画,十丈高的长松披散而立。
细小的虫子在树间跳跃,鳞甲的怪兽在苍龙上奔腾。
我问这幅画是谁所作,竟然是如此支离破碎的形象。
他回答说是老柏枧画的,用他双手习惯地描绘枯松枝。
五天十天画一幅,波涛声中鼪鼯的悲鸣。
昨天他把画赠予我,让我久久凝视,忘却饥饿与疲惫。
你的诗歌兴致颇似王维,画作时也如此。
请让我用笔写下长句,配上这秃干苍茫的姿态。
唉,我家松树比它更老,三年来在空园中无人问津。
何时我能带着锄头去耕作,矮茅檐下拾取松子,否则我就身入画中。
作者介绍: 陈维崧,清代诗人,擅长诗词,尤其以山水田园诗见长。他的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以及人生的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与友人交流时,朋友赠画所启发而作,表现了对松树及其意象的热爱与思考。
此诗通过描绘一幅长松的画作,展现了诗人与画家之间的友谊与艺术交流。诗中以“绿雪”形容松树,生动形象,令人感受到松树的生机与力量。长松十丈的描绘,传达出自然的宏伟与壮丽,进一步引发了作者的思考。画中虫跳与龙驰的对比,既体现了生动的自然景象,也暗含了生命的无常与时间的流逝。
作者在诗中提到“请为拗笔写长句,配此秃干苍茫姿”,显示了对艺术的追求与对自然的敬畏。他希望能用自己的笔触去描绘出同样的苍茫与高洁,反映了对艺术创作的渴望。在最后,作者的思绪回归自身,表达了对松树的感慨与对生活状态的反思,突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自我存在的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松树及其画作,表达了自然的美、艺术的价值以及人与自然的深厚联系,传达出对生活的感悟与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施侯用什么滋润作者?
诗中提到的画作是谁所作?
诗中提到的松树有多高?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水诗与陈维崧的松树诗在自然意象的描绘上有相似之处,但王维更多展现宁静致远的情感,而陈维崧则通过松树传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