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47: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47:34
冬日过水绘园作
作者:陈维崧
萧晨行散罢,沿溪恣回转。屡听白社钟,时遇青林笕。
名园构城阿,绮阁俯荒畎。风物果泬,襟抱况修缅。
元冬花尚开,亭午露犹泫。繁条结危嵏,明流挂层巘。
而我伫山椒,支筇更登践。沓嶂红灭没,回冈碧清浅。
雨歇邻塘深,日霁遥墟显。下有古钵池,溪毛绿如藓。
皎镜一以开,生绡问谁剪。始信境象幽,高下任遴选。
我生疲津梁,何能学淟涊。旷识协林峦,高怀薄轩冕。
庶几和天倪,幽默获所遣。
清晨的寒风袭来,我漫步于溪边,尽情回旋徘徊。时常听见白社的钟声,偶尔在青林中遇见竹笛声。
名园如城郭般建造,华丽的阁楼俯瞰着荒凉的田野。风景如画,胸怀壮志的我犹如身处缅甸。
冬天的花依然绽放,正午时分的露水仍然晶莹。繁茂的树枝交错成危峰,清流从高处悬挂而下。
我伫立在山椒树下,手持拐杖又向上攀登。连绵的山峦在红色的光影中隐没,青翠的山冈显得清浅而明丽。
雨停了,邻近的塘水深邃,阳光照耀下的村庄显得遥远。下方有古老的钵池,溪水像苔藓般碧绿。
皎洁的水面如镜,映照着天空,不禁让我问:是谁在剪裁这些生绡?
我开始相信,这种境象是如此幽静,心中高低自有选择。
我生活在这渡口,怎能像水流般轻巧?广阔的视野与林峦相互融合,心怀高远却不争权势。
或许与自然相和谐,幽静中得到心灵的解脱。
陈维崧,清代诗人,字仲明,号青莲,江苏人。其作品以清新优雅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诗歌常融合传统与个人经验,反映出对自然的深厚感情。
《冬日过水绘园作》是陈维崧在冬季游览山水时的即兴之作,描写了冬日的园景与内心的感受。诗中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反映了当时文人对自然的向往与对人生的感悟。
这首诗以清晨的寒风为引子,描绘了一幅冬日山水画,诗人漫步于溪边,耳边传来钟声和竹笛声,渲染出一种幽静的氛围。诗中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表现了自然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宁静。诗人对名园的描绘,不仅是对景物的赞美,更是一种理想生活的追求。通过对繁茂树木与清流的描绘,诗人将自然的生机与自身的情感结合在一起,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感悟,引发了对人生的思考。他感叹自身的局限,无法如水流般轻盈,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奈与反思。最后,诗人寄希望于与自然的和谐,期望在幽静中得到灵魂的解放。这首诗不仅是自然景色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透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情怀。
(此处逐句解析可继续,直到全诗分析完成。)
整首诗通过描绘冬日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白社钟”指的是什么?
诗中描绘的季节是?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陈维崧的诗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写与内心感悟,而李白则通过月光引发对故乡的思念。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的生活境遇和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