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59: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59:39
春杪同诸子饮刺梅园古松下
作者:陈维崧
晨兴思出游,茫然惑所向。
或云刺梅园,景物颇萧旷。
入门苔色净,到眼杂花放。
杯来互沈吟,兴剧迭歌唱。
两年缚朝衫,小心事卿相。
同袍四五人,各各色惆怅。
春山未得归,遇酒且跌宕。
君看落红堆,下有昔人葬。
及今不作达,后此欲谁望。
老松无赖极,横若攫拿状。
我时倚酒豪,竟上骑其项。
龙鳞陡相嗔,鼓作天风浪。
清晨起床想着外出游玩,心中茫然不知去向何方。有人提议去刺梅园,那里景色冷清而萧条。走进园中,看到满地翠绿的苔藓,眼前则是杂花争艳。酒杯在手,大家相互吟唱,兴致高昂,歌声此起彼伏。过去两年一直忙着朝政,小心翼翼地处理与卿相之间的关系。同行的伙伴四五人,各自心中都感到惆怅。春山尚未归去,遇酒便尽情畅快。你看那堆积的落红,下面埋葬着昔日的人。如今不能再有所成就,今后又希望谁来期盼呢?古老的松树无赖至极,横卧在那儿如同被抓住的样子。我时常倚在酒杯上,竟然越过它的身上。龙鳞似乎对我发怒,像是鼓动起天上的风浪。
作者介绍:陈维崧(约1623-1700),字惭愚,号晦庵,清代诗人,擅长诗词,尤以豪放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山水、花鸟,表达个人情感与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春末,作者与朋友们在梅园古松下聚会,借酒抒发对往昔的怀念与现实的无奈,反映了清代士人的生活状态与情感困境。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友人们在春末时节的聚会情景,表现了春天的萧瑟与对往昔的追忆。开篇描写清晨的迷茫与游玩的愿望,接着引出刺梅园的冷清景象,营造了一个萧条的氛围。进入园中,诗人用“苔色净”与“杂花放”的对比,展现了幽静与生机并存的场景。接下来的几句通过饮酒吟唱的描写,表现了友人间的情谊与精神的抒发,然而潜藏的惆怅情绪也随之而生。作者自述过去两年的忙碌与困扰,显露出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对真挚友情的渴望。
诗中“落红堆”一词,点出对已逝友人的怀念,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后面提到的“老松无赖极”,则象征着岁月的无情与对现实的无奈,使整首诗的情感愈加深沉。结尾通过“龙鳞陡相嗔”的意象,营造出一幅风起浪涌的画面,暗示了内心的波澜与生活的起伏。
整首诗在清幽的环境中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友情的珍视,情感真挚,意象生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通过聚会的场景展现了士人的人生困境,情感真挚,反映了清代士人的精神世界与情感状态。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陈维崧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清代
D. 明代
诗中的“落红堆”象征什么?
A. 新的开始
B. 失去的往昔
C. 纯真的友情
D. 官场的复杂
诗中提到的“老松”象征什么?
A. 春天的生机
B. 岁月的无情
C. 友情的深厚
D. 对未来的希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是对《春杪同诸子饮刺梅园古松下》的全方位解读与分析,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意境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