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15: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15:07
解虎以洗蜡石失脚几绝作此嘲之
释今无 〔明代〕
城中苦雨坭活活,
花栏苦雨青苔滑。
老僧双展抱石行,
蜡色未净先遭跶。
跶时顾石不顾头,
天仓地角血并流。
魋鼻倏如龙隼公,
方寸可使高岑楼。
夏云入面奇峰起,
红紫相间如清秋。
又肖丹青图未成,
烘染还藉顾虎头。
行者急行杀猛熊,
取胆调酒斟金瓯。
痂除扶杖须郑重,
尽将蜡石沉清流。
全诗翻译:
城里下着连绵的苦雨,泥泞得让人难以行走;花栏上也是湿滑的青苔。老僧双手抱着石头走路,蜡色的石头还没有洗净就已经滑倒了。滑倒的时候只顾着石头,却不顾头部,天上地下都流着血。那魋鼻(猛兽)瞬间如同龙隼般迅猛,方寸之间可以使人直上高阁。夏天的云彩映入眼帘,奇峰耸立,红紫相间如同清秋。又像未完成的丹青画,烘染还要依赖于顾虎头。行者急急忙忙地去杀猛熊,取胆子调酒斟入金瓯。伤痂去除,借助拐杖要小心翼翼,尽量将蜡石沉入清流中。
作者介绍:
释今无,明代诗人,出身于佛教家庭,擅长诗词,风格多以讽刺、抒情为主。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作者通过生动的描写,表达对现状的无奈与调侃,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观察。
这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雨中行走的艰辛与困惑。开篇通过“城中苦雨坭活活”,引出了雨天的湿滑与泥泞,使人产生视觉与触觉的共鸣,仿佛亲身经历了这份苦楚。接着,诗人描写老僧抱石行走,蜡色未净却先遭遇跌倒,暗示生活中的不如意和意外。
诗中的“血并流”一句,给人以震撼,象征着生活的残酷与无奈。接下来的“魋鼻倏如龙隼公”,则以猛兽的形象表现生活中的种种危险,令人警觉。而“奇峰起,红紫相间如清秋”,则转而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形成鲜明对比,显示出生活中美好与丑陋的交织。
最后,行者急行杀熊取胆的情节,寓意着在逆境中奋勇向前,虽有艰辛却也不失勇气。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景描写和形象的比喻,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传达出一种在困境中勇敢面对的精神。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生活中的艰辛和美好交织为主题,展现了人在逆境中勇敢前行的精神,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写的天气是?
“蜡色未净先遭跶”中“跶”的意思是?
诗中提到的猛兽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