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前出军五首 其四》

时间: 2025-05-07 05:53:42

诗句

大军北庭来,部伍各有屯。

放马原隰枯,磨刀河水浑。

行行且射猎,雉兔不复存。

野次群驼卧,弓箭挂车辕。

幽幽笛声起,日暮伤人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5:53:42

原文展示:

大军北庭来,部伍各有屯。
放马原隰枯,磨刀河水浑。
行行且射猎,雉兔不复存。
野次群驼卧,弓箭挂车辕。
幽幽笛声起,日暮伤人魂。

白话文翻译:

大军从北方来到,部队各自在此驻扎。
原野和低洼地带已经枯黄,河水浑浊,刀剑正在磨砺。
行走在路上,顺便打猎,野鸡和兔子已经难以寻觅。
在野外的营地,成群的骆驼卧着,弓箭挂在车辕上。
悠扬的笛声响起,黄昏时分令人伤感。

注释:

  • 北庭:指北方的城堡或军营。
  • 部伍:指军队的编制和驻扎。
  • 原隰:原野和低洼地带。
  • 磨刀:磨砺武器,准备作战。
  • 雉兔:指野鸡和兔子,常见的猎物。
  • 野次:野外的驻扎地。
  • 幽幽:形容声音轻柔、悠远。
  • 伤人魂:感伤人心,难以释怀。

典故解析:

在古代,打猎是士兵们的重要活动之一,诗中提到的“雉兔不复存”反映了战争带来的生态变化和生存困境。此外,笛声常常被用来表达思乡、伤感的情绪,尤其在旅途或战斗间隙,笛声更显得孤独和遥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翥,元代诗人,生平事迹较为模糊,作品多描绘战争与自然,展现出对士兵生活的关心与思考。

创作背景:

《前出军五首》是张翥在战争时期创作的,反映了士兵们在战斗前线的生活、心理状态及对家乡的思念,体现出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脆弱。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生动的描绘展示了大军出征的场景,前半部描绘了士兵们的生活与猎杀的无奈,后半部则流露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怀念。诗中用“放马原隰枯,磨刀河水浑”展现了战争带来的荒凉与不安,表现出人们在战争背景下的无奈与无情。最后一句“幽幽笛声起,日暮伤人魂”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笛声犹如抒情的载体,带出了一种浓厚的思乡情绪。整首诗情感丰富,意象深邃,令人感受到战争的惨烈与人心的脆弱。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大军北庭来:描绘了军队集结的场景,暗示即将出征。
    • 部伍各有屯:兵员分布,显示出军队的规模与组织。
    • 放马原隰枯:环境的荒凉,战争带来的影响。
    • 磨刀河水浑:准备作战,水的浑浊象征着战斗的混乱。
    • 行行且射猎:士兵们在行军途中进行狩猎,表明生存压力。
    • 雉兔不复存:猎物的稀少,反映生态的变化。
    • 野次群驼卧:描绘野外的景象,强调军队的驻扎环境。
    • 弓箭挂车辕:突显战争的准备状态,弓箭是士兵的传统武器。
    • 幽幽笛声起:笛声象征着孤独与思念,带出情感的深度。
    • 日暮伤人魂:黄昏时分,情感的伤感与思绪的缠绵。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行行且射猎,雉兔不复存”,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将笛声与人心结合,赋予了声音情感。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战争背景下的士兵生活与情感,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和平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战争带来的生态与人性的双重破坏。

意象分析:

  • 军队:象征着国家的力量与战争的残酷。
  • 猎物:代表生存的艰难与自然的破坏。
  • 笛声:寄托了思乡与孤独的情感。
  • 黄昏: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部伍”指的是什么?

    • A. 部队的编制
    • B. 民众的聚集
    • C. 文化的传承
  2. “幽幽笛声起”一句中,笛声传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喜悦
    • B. 思念与伤感
    • C. 怒火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兵车行》

诗词对比:

  • 杜甫《兵车行》与张翥的作品都有战争的主题,但杜甫更侧重于对战乱对百姓生活的影响,张翥则更关注士兵个人的情感与遭遇。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张翥研究》
  • 《古代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草地寒甚毡帐中读杜诗 太皇谢太后挽章 扬州 剑门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三十 废宅 百花潭 月夜拟李陵诗传 西湖旧梦 西湖旧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鬥字旁的字 鼓腹而游 当家的 頁字旁的字 诵记 极苦 瑶池阆苑 平平稳稳 因循贻误 隶字旁的字 而字旁的字 羽字旁的字 革邪反正 肝肠断绝 私开头的成语 弊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弱的词语有哪些 越货 足结尾的成语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