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2:10: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10:53
郴州
宋代:刘奉世
当年贾傅去长沙,
吊屈无灵赋楚些。
万里不忘宣室夜,
未舒三策不成家。
西去潇湘南岳麓,
名城叠叠纡盘谷。
岣嵝不厌百回读,
依然称是刘光禄。
这首诗写的是贾谊当年前往长沙的情景,表达了对屈原的惋惜与怀念。即使相隔千里,我也永远忘不了那一夜在宣室的时光。未能实现我的宏图大志,仍然向往着潇湘南岳的美景,名城层层叠叠,蜿蜒于山谷之间。再次读到岣嵝的作品,依然让我想起刘光禄的风采。
作者介绍:刘奉世,宋代诗人,生于北宋,工于诗,尤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作品常融合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北宋时期,社会动荡与文化兴盛并存。诗人通过怀念古代文人,表达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郴州》是一首抒情而富有历史感的诗,诗中既有对古人贾谊的追忆,也有对屈原的悲悯。诗人以贾谊的经历为引子,揭示出知识分子在历史长河中的无奈与孤独。诗的开头提到贾谊去长沙,接着回忆起屈原,形成了历史与现实的交融。接下来的几句描绘了潇湘的美丽景色,名城的叠嶂与山谷的曲折,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而最后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文学的敬仰与追求,岣嵝的作品在反复咀嚼中,依然能唤起对刘光禄的崇敬之情。
整首诗在描写中融入了浓厚的历史感与个人情感,形成了一种感伤而又深刻的氛围,反映出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此诗使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通过自然景观与历史人物的结合,增强了诗的艺术效果。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怀念,表现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体现出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对理想追求的执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贾谊是哪个朝代的文学家?
A. 汉代
B. 唐代
C. 宋代
D. 明代
“万里不忘宣室夜”中的“宣室”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 贾谊
B. 屈原
C. 刘光禄
D. 李白
诗中提到的“岣嵝”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一座山
C. 一位诗人
D. 一种乐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诗词的艺术魅力和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