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折丹桂(中秋南湖赏月)》

时间: 2025-05-07 06:42:39

诗句

玉为楼观银为地。

秋到中分际。

淡金光衬水晶球,上碧虚、千万里。

香风浩荡吹蟾桂。

影落澄波底。

揭天箫鼓要诗成,任惊觉、鱼龙睡。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42:39

原文展示

折丹桂(中秋南湖赏月)
作者: 张鎡 〔宋代〕

玉为楼观银为地。秋到中分际。
淡金光衬水晶球,上碧虚千万里。
香风浩荡吹蟾桂。影落澄波底。
揭天箫鼓要诗成,任惊觉鱼龙睡。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夜在南湖赏月的美丽景象。诗人用玉石和银色比喻搭建的楼阁和大地,象征着明亮的月光洒满了大地。秋天已到,正值中秋之际,淡淡的金色光辉映衬着清澈的水晶球,直通碧蓝的天空,遥远无际。香气四溢的风吹拂着桂花,影子投射在清澈的水波之上。激昂的箫鼓声响起,诗人渴望用诗歌来表达此时的心情,让周围的鱼龙在声响中惊醒。

注释

  • 玉为楼观:玉石构成的楼阁,象征高贵和美丽。
  • 银为地:银色的地面,指明亮的月光照耀下的土地。
  • 淡金光:柔和的金色光辉。
  • 水晶球:用来比喻明亮的月亮。
  • 香风浩荡:香气四溢的风,形容桂花的芬芳。
  • 揭天箫鼓:形容乐器的声音响亮,似乎要揭开天空般响亮。

典故解析

  • 中秋: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象征团圆和丰收。
  • 桂花:桂花是中秋的象征,常与月亮、团圆相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鎡,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生平事迹较少记载,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中秋佳节,诗人借助明亮的月光和桂花的香气,表达对秋天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折丹桂》是一首描写中秋夜南湖景色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秋夜的宁静与美丽。开篇用“玉为楼观,银为地”形象地勾勒出一个如梦如幻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富丽堂皇的氛围,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明亮的月夜,眼前是璀璨的月光洒满大地,呈现出一幅如诗如画的秋景。

接下来的“淡金光衬水晶球,上碧虚千万里”,则通过对光线与空间的描绘,进一步加深了这一意象的层次感。金色的光辉映衬着圆月,给人以无尽的遐想,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紧接着“香风浩荡吹蟾桂”,则通过香风与桂花的结合,增添了诗的香气与活力,表现出秋夜的静谧与生机。

最后两句“揭天箫鼓要诗成,任惊觉鱼龙睡”,诗人通过乐器的声音,寄托了自己对诗歌创作的渴望与追求,也表现了对自然美的感悟。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中秋夜美好景色的赞美与内心的感悟,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对艺术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玉为楼观,银为地:用宝贵的材质比喻明亮的夜晚,突出夜空和大地的美。
  • 秋到中分际:强调时间的特殊性,正值中秋。
  • 淡金光衬水晶球:金色的月光映衬着清澈的月亮,表现出光的柔和与美丽。
  • 上碧虚千万里:遥远的天空清澈而广阔,象征着无限的可能。
  • 香风浩荡吹蟾桂:香风与桂花结合,形成生动的自然景象。
  • 影落澄波底:影子倒映在清澈的水面上,体现出静谧与和谐。
  • 揭天箫鼓要诗成:诗人渴望借助音乐与诗歌创作,表达情感。
  • 任惊觉鱼龙睡:表达音乐的力量,可以惊醒沉睡的生物,暗示诗歌的魅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玉为楼观”“银为地”,增强了视觉冲击。
  • 拟人:如“任惊觉鱼龙睡”,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音乐的魅力。

主题思想:整体表达了对秋天美景的赞美,抒发了对诗歌创作的渴望,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亮:象征团圆与思念。
  • 桂花:象征清香与秋天的美好。
  • 水波:象征宁静与和谐的自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玉为楼观,银为地”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 诗人的心情
    B. 皎洁的月光与美丽的夜晚
    C. 桂花的香味
    答案:B

  2. 诗中提到的“香风浩荡吹蟾桂”中的“蟾桂”指的是什么? A. 水波
    B. 桂花
    C. 月亮
    答案:B

  3. “揭天箫鼓要诗成”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大自然的愤怒
    B. 对诗歌创作的渴望
    C. 对人们的批评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张鎡的《折丹桂》与李白的《静夜思》均描绘了月夜的美丽,但张鎡更强调自然景色的细腻与音乐的感染力,而李白则更多地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古诗词的比较研究》

以上内容提供了对《折丹桂》的全方位解读和学习材料,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瑞龙吟 乙亥白下送春喜柳溪至又言别和清真 瑞龙吟(寿吴丞相·寿词) 瑞龙吟(寿京尹曾留远) 瑞龙吟 别恨 瑞龙吟 山中饯春,和清真韵 瑞龙吟 瑞龙吟 题颜文梁艺术纵横谈 瑞龙吟 和清真 瑞龙吟 春情,和宋周美成韵 瑞龙吟 晚春偶赴吴门,临去留题逆旅,用清真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太平乐府 流芳千古 体恤入微 深仇大恨 檐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单人旁的字 采字旁的字 晶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男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三不惑 克字旁的字 夕字旁的字 包含供的词语有哪些 耆儒硕老 漆身 擅步 肀字旁的字 草炭 居无求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