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奉和御製读史记诗》

时间: 2025-04-27 15:55:04

诗句

陶唐明历象,茂气与天通。

举正分星度,归馀定岁功。

孟陬名不殄,南正道弥隆。

自此垂三代,循环协大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55:04

原文展示:

陶唐明历象,茂气与天通。
举正分星度,归馀定岁功。
孟陬名不殄,南正道弥隆。
自此垂三代,循环协大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天文学的成就,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诗中提到,陶唐时期的历法明晰,气候与天象相互通达。通过科学的测量方法来划分星象,确保了农历的准确性。孟陬(即冬至)在古代被认为是重要的节气,名声昭著,南方的正道也因此更加繁荣。从此开始了三代的传承,形成了循环与和谐的大道理。

注释:

  • 陶唐:指古代的一个部落,传说中的帝王,象征着早期的历史和文化。
  • 明历象:清晰的历法和天象,意指古代人对天文历法的明白与了解。
  • 举正分星度:通过科学方法(“举正”)来划分星象(“星度”),确保时间的准确性。
  • 孟陬:通常是指冬至,古人认为这一节气的重要性。
  • 南正道:南方的正道,可能指的是南方文化、经济等方面的繁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夏竦,字君房,号庐山,北宋时期的诗人和文人,以其深厚的文化修养和清新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以描写自然、历史为主,风格清新明快。

创作背景:本诗是为回应皇帝所作,反映了作者对历史的深思和对天文历法的关注,旨在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诗歌鉴赏:

本诗以历法和天文为主题,展现了古代人在自然规律面前的智慧和对宇宙的敬畏。诗的开头通过“陶唐明历象”强调了古代历法的准确性,表现了人类对时间的把握与自然的联系。接着,诗人提到“举正分星度”,显示出古代天文学家通过观察和研究星象来制定历法的科学态度,这种对理性的追求是诗中最为突出的部分。再到“南正道弥隆”,则将目光转向了历史的延续与文化的繁荣,表现了对未来的希冀。整首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既有对历史的回顾,也有对未来的展望,展现出诗人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关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陶唐明历象:指陶唐时期的历法清晰,天文现象被人们所理解。
    • 茂气与天通:自然的生机与天的变化相通,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 举正分星度:通过正确的方式来划分星象,强调科学的重要性。
    • 归馀定岁功:把过去的成就归纳总结,表明历法的成功。
    • 孟陬名不殄:孟陬(冬至)作为节气的重要性未曾减退。
    • 南正道弥隆:南方的道德和文化因历法的准确而更加繁荣。
    • 自此垂三代:从此开始了三代的传承。
    • 循环协大中:强调历史的循环与和谐。
  • 修辞手法

    • 诗中运用了对仗和排比的手法,使得诗句更加整齐流畅。
    • 比喻和象征的使用,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历法和天文的描绘,表现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与理解,同时也传递了希望与繁荣的文化信仰。

意象分析:

  • 历法:象征着时间的管理与人类智慧。
  • 星象:代表自然的规律与天文学的成就。
  • 孟陬:象征着节气的循环与农业的繁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孟陬”指的是哪个节气?

    • A. 春分
    • B. 夏至
    • C. 冬至
    • D. 秋分
  2. 诗中“举正分星度”强调了什么?

    • A. 自然景观
    • B. 科学的观察与测量
    • C. 人与自然的关系
    • D. 历史的传承

答案

  1. C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夏竦的《奉和御製读史记诗》与杜甫的《春望》都表现了对历史和自然的思考,但夏竦更侧重于古代历法与天文的科学,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社会现实与个人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天文学史》
  • 《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喜雪应制次韵 喜入杉岭 卧云樵者 温泉 温泉 温泉 温泉 晚步 挽昭怀皇后诗二首 挽昭怀皇后诗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甘液 子字旁的字 包含绩的成语 双人旁的字 聊以自娱 艮字旁的字 气字旁的字 流弩 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一根一板 寸草衔结 窒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宗卿 茁壮成长 道同契合 黽字旁的字 临局 干打雷不下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