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1:05: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05:02
燕赵生奇士,仇方决志平。
十年常竭节,一剑早知名。
自取河南镇,终辞霸府兵。
飞鹰昭庆路,穷达有高情。
燕赵地区出众的人才,仇方立志要平定动乱。
他十年如一日地勤奋节俭,早已凭借一剑名扬四方。
他自愿去镇守河南,最终告别了权势的军队。
飞鹰在光明的道路上翱翔,无论贫穷还是富贵都能保持高尚的情操。
“燕赵生奇士”出自历史上对燕赵地区人才辈出的描述。后唐时期,仇方以其决心和才能为人所称道。诗中提到的“飞鹰”象征着高飞的理想和追求,表达了无论身处何种境地,依然能够保持高尚情操的主题。
作者介绍: 夏竦,字季良,号少之,宋代诗人,曾任官职,性格刚直,重视士人操守。他的作品多关注历史与现实,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对《五代史后唐史》的阅读之后,反映了对历史人物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
这首诗以仇方为主线,展现了他在动荡时代中的奋斗与志向。诗的开头提到“燕赵生奇士”,一方面是对燕赵地区人才的赞美,另一方面也为后文引出仇方的志向奠定了基础。接着通过“十年常竭节”的描述,强调了仇方的勤奋与节俭,这种品德在动乱时代尤为重要。
“自取河南镇”一语,显示出仇方在乱世中的选择,表明他宁愿放弃权势与荣耀,去承担守卫地方的责任。这种选择不仅体现了他的志向,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对人民的责任感。
结尾的“飞鹰昭庆路,穷达有高情”更是升华了整首诗的情感,无论是贫穷还是富贵,都能保持高尚情操,显示出一种超然的境界。通过对仇方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也激励后人应当志存高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历史人物仇方的赞美,强调了理想与责任的重要性,以及在动荡中保持高尚情操的必要性。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燕赵”指的是哪个地区?
“飞鹰”在诗中象征什么?
仇方的志向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