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36: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36:16
述怀
作者: 吴激 〔宋代〕
旅食空弹铗,归休合挂冠。
烟尘榆塞远,风雨麦秋寒。
巢燕长如客,鸣蛙不属官。
柴门江涨到,落日下渔竿。
在旅途中,空弹着琴弦,归来时却已无心挂上官帽。烟尘弥漫,榆树和边塞遥远,秋天的风雨使麦田显得寒冷。巢里的燕子似乎久居他乡,蛙鸣却与官场无关。柴门前江水上涨,落日下渔竿静静矗立。
作者介绍:
吴激,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历任地方官,因其诗作平易近人,风格清新脱俗而受到赞誉。他在诗中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官场的厌倦,体现了一种归隐的情怀。
创作背景:
《述怀》写于吴激与世俗生活的距离渐远之时,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和对自然与家乡的向往。此时的社会动荡与个人命运交织,使得诗人在追求内心宁静的同时,也感受到归属感的缺失。
《述怀》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的诗作。诗人以旅途为起点,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开篇“旅食空弹铗”便展示了旅途的孤独与无奈,随之而来的“归休合挂冠”则是对归隐生活的渴望。诗中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突显了心境的变化,“烟尘榆塞远”一语,既描绘了遥远的边塞景象,也暗示了世俗的纷扰与迷茫。
诗的后半部分,巢燕与鸣蛙的意象,既表达了对归属感的追求,也反映了诗人处于自然与人世之间的矛盾心态。结尾“柴门江涨到,落日下渔竿”更是将自然景色与归隐的情怀结合,渔竿象征着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十分生动,通过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归属的渴望,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宋代文人隐逸的理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归属感的渴望,展现了深刻的人生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旅食空弹铗”意为:
诗人对官场的态度是:
“柴门江涨到,落日下渔竿”所描绘的场景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