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3:02: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3:02:18
水月观音水月明,只将慈眼视众生。
众生无量悲无量,应感如传空谷声。
水中的月影映照着观音,水中的月光是如此明亮。
观音用慈悲的眼光看待众生,
众生的悲伤是无穷无尽的,
应当感受到她的慈悲就像传递在空谷中的声音。
“观音”是佛教中慈悲的代表,常被称为“观世音菩萨”,其主要职责是救苦救难,倾听众生的悲伤。水月象征着一种超然的境界,隐喻着观音的智慧与慈悲。
屠瑶瑟,明代诗人,以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蕴含哲理,强调对自然的感悟和对人性的思考。
这首诗写于明代,正值佛教思想盛行的时期,诗人借助观音的形象表达了对众生苦难的关怀与同情,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慈悲与救济的渴望。
《礼观音大士》通过清澈的意象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观音菩萨的慈悲和对众生痛苦的感知。开篇的“水月观音水月明”将观音与月影结合,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象征着观音的超然与宁静。接着,“只将慈眼视众生”表明观音对于众生的关怀,强调了她的慈悲态度。诗中“众生无量悲无量”的句子,深刻表达了人世间的痛苦和无尽的苦难。最后一句“应感如传空谷声”则传达了一种希望,即众生能够感受到观音的慈悲,就像空谷中回响的声音一般,清晰而又深刻。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令人深思。
整首诗体现了对众生苦难的深切关注和对慈悲力量的赞美,表达了对观音菩萨的敬仰与信仰,传递出一种希望和救赎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水月”象征什么?
A. 明亮的星星
B. 清澈的观音
C. 纷乱的世事
D. 生命的起源
诗中提到的“慈眼”是指谁的眼光?
A. 众生的眼光
B. 观音的眼光
C. 诗人的眼光
D. 自然的眼光
“众生无量悲无量”表达了什么含义?
A. 众生的喜悦
B. 众生的痛苦
C. 众生的希望
D. 众生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