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唐明堂乐章。羽音》

时间: 2025-05-07 02:34:27

诗句

葭律肇启隆冬,蘋藻攸陈飨祭。

黄钟既陈玉烛,红粒方殷稔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2:34:27

诗词名称: 唐明堂乐章。羽音

作者: 武则天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葭律肇启隆冬,蘋藻攸陈飨祭。
黄钟既陈玉烛,红粒方殷稔岁。

白话文翻译:

在隆冬开始的时候,芦苇的音律响起,水藻被摆放开来准备祭祀。
当黄钟已被摆放好,玉烛点亮,红色的谷物正丰收。


注释:

  • 葭律:指芦苇的音乐,古代乐器之一,发出清脆的音调。
  • 肇启:开始、启发的意思。
  • 隆冬:指寒冷的冬季。
  • 蘋藻:指水生植物,古代用于祭祀时的祭品。
  • 飨祭:指宴请和祭祀。
  • 黄钟:古代乐器,象征正统和庄重。
  • 玉烛:象征光明和神圣的蜡烛。
  • 红粒:指谷物,象征丰收。
  • 方殷稔岁:正是丰收的季节,形容年成好。

典故解析:

此诗涉及到古代祭祀及农耕文化,黄钟、玉烛及丰收的象征,体现了对自然和农耕生活的尊重和庆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武则天(624年-705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唐朝的开创者之一。她在位期间,积极推动文化发展和政治改革,倡导文人出仕,诗歌创作风格多样,兼具豪放与细腻。

创作背景:

《唐明堂乐章。羽音》是武则天时期,结合了音乐与祭祀文化,反映了当时礼仪制度的严谨及对丰收的感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冬季的隆重祭祀场景为背景,展现了武则天对自然变化的敏锐观察与深刻理解。诗中提到的“葭律”与“蘋藻”不仅象征着自然的和谐与美好,也隐喻着人们在寒冷季节中对生活的渴望和对丰收的期待。黄钟和玉烛的描写,传达了一种庄重与神圣的气氛,反映了当时朝廷对祭祀仪式的重视。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红粒方殷稔岁”,则是对来年丰收的美好祝愿,表现出人们对生活的希望与向往。整首诗在意象上形成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兼具了诗意的美感与哲理的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葭律肇启隆冬:冬天来临,芦苇的音律开始响起,象征着自然的变化。
  • 蘋藻攸陈飨祭:水藻被准备好,用于祭祀,体现了对自然的尊重与感恩。
  • 黄钟既陈玉烛:黄钟的摆放代表着权威与仪式,玉烛象征光明。
  • 红粒方殷稔岁:丰收的谷物象征着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中“葭律”和“蘋藻”,“黄钟”和“玉烛”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黄钟和玉烛象征着权威和光明,红粒象征丰收,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自然与丰收的崇敬,展现了祭祀文化的重要性,反映了人们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葭律:象征自然的声音与生命。
  • 蘋藻:代表祭祀的物品,表达对自然的感恩。
  • 黄钟:象征权威与秩序。
  • 玉烛:象征光明与神圣。
  • 红粒:象征丰收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葭律”指的是哪种乐器?
    A. 笛子
    B. 芦苇
    C. 钹

  2. 诗中提到的“红粒”象征什么?
    A. 农作物的丰收
    B. 战争的胜利
    C. 友情的长久

  3.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什么?
    A. 男皇帝
    B. 女皇帝
    C. 诗人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
  • 《静夜思》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武则天的《唐明堂乐章》与李白的《将进酒》都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丰收的期待,但前者更侧重于自然与祭祀的结合,后者则体现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与豪情。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武则天与唐代文化》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凤凰台上忆吹箫 寄兰仙妹□光作 凤凰台上忆吹箫 寄慰箫楼师悼亡 凤凰台上忆吹箫 凤凰台上忆吹箫 丁已中秋感旧 凤凰台上忆吹箫 月 凤凰台上忆吹箫 凤凰台上忆吹箫 中秋夕山居无侣,月色又复黯然,酒兴诗情,消歇殆尽。和霞公韵,补成此解 凤凰台上忆吹箫 题唐陶山刺史鬓丝禅榻图 凤凰台上忆吹箫 凤凰台上忆吹箫 白莲,忆素姊同两弟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羽卫 翩联 柴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涎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卖履分香 者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埒才角妙 麻字旁的字 托物寓兴 竖心旁的字 金字旁的字 乚字旁的字 初级产品 鼓字旁的字 余波未平 出奏 酒几 掎挈司诈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