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59: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59:05
武夷漫兴二首
作者: 胡炎 〔宋代〕
丹梯百丈挂云门,
尺五天高青可扪。
劈破琅玕成老石,
当年曾共见曾孙。
这首诗描绘了武夷山的壮丽景色,百丈高的丹梯犹如挂在云端,仿佛可以触摸到高达五尺的青天。古老的石头是被劈开、切割而成的,诗人曾在年轻时与他的后代共同欣赏这幅美景。
胡炎,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山水诗著称,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山水景致。
本诗创作于武夷山,诗人以个人的游历感悟为背景,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历史的思考。此时社会环境较为安定,文人们寻求自然的启示,寄托情感。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示了武夷山的雄伟与神秘。开头的“丹梯百丈挂云门”,形象地描绘了高耸的山崖和悬崖上的台阶,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接着,诗人用“尺五天高青可扪”表现了天的高远,使人感受到自然的浩瀚与人类的渺小。后两句则通过描绘古老的石头,深化了对时间的思考,仿佛在提醒人们要珍惜眼前的美好,同时也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历史渊源。整首诗在简短的字句中蕴含了丰富的意象和思想,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崇敬和对历史的感悟。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与敬畏,同时也蕴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表现出人与自然、人与历史的深厚联系。
“丹梯百丈”中的“百丈”指什么?
A. 100米
B. 333米
C. 500米
诗中的“尺五”是指什么高度?
A. 1.5米
B. 1.67米
C. 2米
诗人通过哪个意象表现历史的流逝?
A. 青天
B. 丹梯
C. 老石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对比,两首诗同样描绘山水,但胡炎更注重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感悟,而王维则着重于宁静和自然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