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径山寄生子作道服三首》

时间: 2025-07-19 15:04:26

诗句

远信殷勤到草庵,却惭衰病岂能堪。

聊将佛日三端布,为造青州一领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9 15:04:26

原文展示:

远信殷勤到草庵,却惭衰病岂能堪。聊将佛日三端布,为造青州一领衫。

白话文翻译:

远方的来信热情地送到了我的草庵,但我因为衰弱的身体而感到惭愧,实在无力承受。姑且用佛的三端(佛教的三宝)作为布料,为自己缝制一件青州的道服。

注释:

  • 远信:指远方的信件,表示远道而来的消息或关心。
  • 殷勤:热情,周到的态度。
  • 草庵:指简陋的居所,多用于隐士或修道者的居住地。
  • :感到羞愧。
  • 衰病:身体虚弱,生病的状态。
  • 佛日:佛教的象征,代表智慧光明。
  • 三端:指佛教的三宝,即佛、法、僧。
  • 青州:古地名,青州在古代以风景秀丽和文化繁荣著称。

典故解析:

本首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提到的“佛日”和“三端”隐含了佛教的教义和文化背景,展现了作者在面对衰病时对精神寄托的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子翚,宋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往往富有哲理,表达出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诗人在生活中遭遇衰病之际,通过写信的方式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期望,同时也反映出他对道教和佛教的崇敬。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在衰病中的无奈与思考。开篇的“远信殷勤到草庵”,让人感受到一种温暖的情谊,而“却惭衰病岂能堪”则透露出一种深深的自责和无能为力。诗人虽然身处病痛之中,却依然保持对生活的热情和对友人的关怀。他决定用佛教的象征来制作道服,体现了他对精神寄托的渴望和对宗教信仰的依赖。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生命的反思,同时也展现了诗人高洁的品格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远信殷勤到草庵”:远方的信件带着热情送到我的居所。
    • “却惭衰病岂能堪”:我因身体虚弱而感到惭愧,不堪承受这样的关怀。
    • “聊将佛日三端布”:我姑且用佛教的三宝作为布料。
    • “为造青州一领衫”:为自己缝制一件青州风格的道服。
  •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对“远信”的殷勤与“衰病”的无奈形成鲜明对比,突显诗人的心境。
    • 拟人:将信件赋予情感,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关怀。
  •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诗人在病痛中对友人的思念与自责,同时也反映了他在困境中依然追求精神寄托的心态。

意象分析:

  • 草庵:象征着隐士的清幽生活,反映出作者的心境。
  • 佛日:代表智慧与光明,是诗人内心寄托的象征。
  • 青州:象征着理想的生活与追求,蕴含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远信”指的是什么?

    • A. 近处的信件
    • B. 远方的信件
    • C. 书信的内容
  2. “聊将佛日三端布”中的“三端”指的是什么?

    • A. 三个朋友
    • B. 佛教的三宝
    • C. 三种衣服
  3. 诗人感到惭愧的原因是什么?

    • A. 没有写信
    • B. 身体虚弱
    • C. 没有朋友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 王维的《鸟鸣涧》

诗词对比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同样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但更侧重于田园的宁静与和谐,而刘子翚则在衰病中渴望精神寄托,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
  • 《刘子翚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前东阳于明府由鄂渚归故林 八声甘州(陪筠翁小酌横山阁) 南乡子(寿) 与富枢密 鱼游春水 西峡行 挽李仲辅三首 其三 长相思令 紫岩九章章八句上寿张丞相 叔易自三归吴同赴竹庵荔子之集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门字框的字 资序 大巧若拙 户字头的字 有治人,无治法 瓷窑 包含兰的成语 针头线尾 涕泗交流 张狂妄行 口字旁的字 入字旁的字 庆赏无厌 立体摄影 歉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相激相荡 靑字旁的字 包含墨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