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7: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7:31
游密庵三首
作者: 刘子翚 〔宋代〕
病身偏与静相宜,
著意悠悠定自痴。
兀坐南窗了无语,
篆花索处一星移。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病重时对静谧生活的向往与感悟。他觉得身体病弱更适合安静的环境。他默默地坐在南窗边,心中没有言语,眼前的景象仿佛在慢慢流逝,正如那篆刻的花朵般,星光在流动着。
刘子翚,字梦得,号惭愧,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此诗作于刘子翚生病期间,正当他需要静养之时。此时的环境静谧,使他能够沉静思考,写下了这首表达内心感受的诗。
这首诗透出一种闲适与思索,诗人身处病中,却因病而生出对静谧生活的向往。前两句开篇即点明主题,病痛使得他更需要静谧的环境来调养身心。诗中的“病身偏与静相宜”道出了生活中的一种哲理:在纷繁复杂的世事中,静谧是难得的福分。接下来的“著意悠悠定自痴”,则是对这种静谧状态的进一步阐述,诗人似乎在说,追求悠闲的心态本身就是一种痴迷。
“兀坐南窗了无语”,诗人静坐窗前,虽然没有言语,但内心的宁静却是满满的。最后一句“篆花索处一星移”,则通过描绘夜空中星星的移动,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整首诗以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深刻的哲学思考,传达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和宁静的深刻理解,因而给人以深思。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病痛的体验,诗人更加珍视那份静谧与思考的时光,同时也对时间的流逝感到惋惜。
诗人认为在什么状态下更适合静养?
a) 生活繁忙
b) 身体病重
c) 游玩时光
“兀坐南窗了无语”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境?
a) 激动
b) 内心宁静
c) 无奈
“篆花索处一星移”中的“星”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时间的流逝
c) 快乐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游密庵三首》,并引导您在古诗的世界中进一步探索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