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宣城见杜鹃花》

时间: 2025-05-04 10:29:06

诗句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又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29:06

原文展示:

蜀国曾闻子规鸟,
宣城又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
三春三月忆三巴。

白话文翻译:

在蜀地曾听闻子规鸟的啼叫,
如今在宣城又见到了杜鹃花。
它一声鸣叫让我心肠欲断,
在这春天的三月里,我怀念那三巴的故乡。

注释:

  • 子规鸟:即杜鹃鸟,以其悲鸣而闻名,常用于表达思乡之情。
  • 杜鹃花:一种花,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也常与哀伤的情感相联系。
  • 三春三月:指春天的三个月,是温暖和生机的象征。
  • 三巴:古代的巴蜀地区,包括今四川一带,诗人借此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其作品以豪放、奔放著称,擅长抒发个人情感,尤其是在酒、月、山水等题材上表现出色。

创作背景:

《宣城见杜鹃花》是在李白游历至宣城时写的,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切怀念。杜鹃鸟的悲鸣与杜鹃花的美丽形成对比,激发了李白的思乡之情。

诗歌鉴赏:

李白的《宣城见杜鹃花》用极简练的语言,传达了复杂而深刻的情感。首句“蜀国曾闻子规鸟”引出前景,展现了诗人对蜀地的回忆,而“宣城又见杜鹃花”则将时空拉回到眼前的景象。诗中杜鹃鸟的鸣叫声如同对故乡的召唤,令人心肠断裂,表现出他对故乡浓烈的思念与无奈。在这短短的四句诗中,李白成功地将春天的美景与个人情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丽,更深刻地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春天的三月,万物复苏,却也唤醒了他对故乡的思念。李白用“肠一断”来形容思乡之苦,既是对自然的描写,也是对个人情感的深刻表达。这种情感的共鸣,使得《宣城见杜鹃花》成为了经典之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蜀国曾闻子规鸟:提到蜀地的杜鹃鸟,暗示着对故乡的记忆。
  • 宣城又见杜鹃花:转而描绘眼前的景象,连接过去与现在。
  • 一叫一回肠一断:通过“叫”和“断”形成对比,强调思乡之情的痛苦。
  • 三春三月忆三巴:具体化了时间和空间,表明思乡之情在春天尤为强烈。

修辞手法: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杜鹃鸟的叫声被赋予情感,象征着对故乡的呼唤。
  • 比喻:将思乡之情比作肠断,生动地表达了内心的苦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离愁,结合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强烈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子规鸟:象征思乡,常引发忧伤情绪。
  • 杜鹃花:象征春天与美丽,同时也暗含哀伤。
  • 三春三月: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强化思念之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白在诗中提到的鸟是? A. 燕子
    B. 杜鹃
    C. 黄鹂

  2. “三巴”指的是哪个地区? A. 今四川
    B. 今云南
    C. 今贵州

  3. 诗中提到的“肠一断”是为了表达什么? A. 对春天的期待
    B. 对故乡的思念
    C. 对酒的渴望

答案: 1.B,2.A,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将进酒》与《宣城见杜鹃花》同样表达了对人生与故乡的感慨,但前者更为豪放,而后者则带有温柔的思念情感。

参考资料:

  • 《李白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成语: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鹧鸪天 壬午 鹧鸪天 赠章国栋解绶 鹧鸪天(九日登赤松绝顶) 鹧鸪天 鹧鸪天 鹧鸪天 鹧鸪天 恶邻他徙,因得与静宜五女布置书斋,喜占小阕 鹧鸪天 秋夕观舞 鹧鸪天 马武仲下世几一月矣,偶过小黄山馆故址,悼之以词 鹧鸪天 睡起偶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穷老尽气 鼎字旁的字 柔雌 麦字旁的字 迁怒于人 挤眉弄眼 上科 旡字旁的字 营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恩怨分明 秃宝盖的字 话中有话 省寺 铨判 接连不断 齒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