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鹧鸪天 见旧家楼上燕巢感忆》

时间: 2025-05-06 02:22:55

诗句

寂寞梁尘翠柳萦,隔花曾听下帘声。

绸缪去补谁家屋,飘泊今怜故主情。

泥堕处,旧闻筝。

春风秋月总堪惊。

谢堂只是寻常见,未信巢林误此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22:55

原文展示:

鹧鸪天 见旧家楼上燕巢感忆
作者:郑文焯

寂寞梁尘翠柳萦,
隔花曾听下帘声。
绸缪去补谁家屋,
飘泊今怜故主情。
泥堕处,旧闻筝。
春风秋月总堪惊。
谢堂只是寻常见,
未信巢林误此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寂寞的情景,梁上的灰尘与翠柳交织,曾经在花间听到的下帘声如在耳畔回响。如今,我想知道那绸缪去补的,是哪家老屋。漂泊在外的我,心中对故主的情感愈加怜惜。泥土堕落的地方,仍能听到旧时的筝声。春风秋月总是让我惊叹,谢堂只是我平常见到的地方,却未曾料到巢林会让我误了此生。


注释:

  • 梁尘:指屋梁上的灰尘,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孤独的环境。
  • 绸缪:指用绸缎缝补,表达对旧屋的怀念。
  • 泥堕处:指泥土沉积的地方,表达了对往昔的追忆。
  • 旧闻筝:指曾经听到的筝声,带有怀旧情感。
  • 谢堂:指王谢家族的堂屋,常用来象征富贵与繁华。

典故解析:

“谢堂”出自《红楼梦》,是指贾府的堂屋,象征着繁华和盛世的场所。诗中提到的“巢林”,则可能隐喻着对归属感的渴望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文焯(1640-1710),字清白,号云溪,清代诗人和词人,擅长古典诗词,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的结合,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郑文焯的晚年,怀念故乡与旧日生活,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反映出清代文人的孤独与对传统的追思。


诗歌鉴赏:

在这首《鹧鸪天》中,郑文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回忆,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开篇的“寂寞梁尘翠柳萦”,描绘了一个静谧而孤独的环境,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寂寞。接下来的“隔花曾听下帘声”,则勾起了昔日的回忆,仿佛透过花间的视野,听到了那熟悉的声音。

在中间的几句中,诗人用“绸缪去补谁家屋”来表达对故主的惦念,既是对逝去岁月的感伤,也是一种对家园的期盼。接着“飘泊今怜故主情”,表现了诗人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和对昔日主人的深切怀恋。

后半部分“泥堕处,旧闻筝”则进一步强调了对往昔的追忆,尽管身处泥土之中,仍能听到那若隐若现的筝声,这种声音似乎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呼唤。最后“未信巢林误此生”则表达了对人生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尽管谢堂是常见的场所,却未能承载诗人的梦想与追求。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既有对故乡的思念,也有对人生的感慨,展现了郑文焯深厚的情感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寂寞梁尘翠柳萦:寂静的房梁上落满了灰尘,翠绿的柳树环绕,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
  2. 隔花曾听下帘声:曾经隔着花朵,听到的下帘声,暗示了对过去的追忆。
  3. 绸缪去补谁家屋:想知道那绸缪去补的,是哪家的房屋,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4. 飘泊今怜故主情:漂泊在外的我,心中对故主的怜惜情感愈加浓厚。
  5. 泥堕处,旧闻筝:即使在泥土沉积的地方,仍能听到旧时的筝声,象征对往昔的怀念。
  6. 春风秋月总堪惊:春风和秋月总是让我惊叹,传达出对自然的感慨。
  7. 谢堂只是寻常见:谢堂只是平常可见的地方,却未曾想过会影响到人生。
  8. 未信巢林误此生:未曾相信巢林会让我误了此生,表达了对人生选择的迷茫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寂寞梁尘”和“绸缪去补”形象地表现了孤独与追忆。
  • 拟人:春风秋月被赋予惊叹的情感,增强了自然的生命力。
  • 对仗:诗中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加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个人的思乡情感,揭示了对过去美好生活的追忆与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展现了人们在时间流逝中对故土与情感的深切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梁尘: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孤独。
  • 翠柳:代表自然的美好与生机。
  • 筝声:象征着往昔的美好与怀念。
  • 春风秋月:自然的变化,象征人生的无常。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的情感基调,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寂寞梁尘翠柳萦”中的“梁尘”指的是什么? A. 房梁上的灰尘
    B. 书本上的灰尘
    C. 田野上的泥土
    D. 窗户上的灰尘

  2. 诗中提到的“谢堂”象征着什么? A. 富贵与繁华
    B. 贫穷与困苦
    C. 自然与生命
    D. 孤独与寂寞

  3.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思念? A. 朋友
    B. 故乡
    C. 自然
    D. 未来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春望》 - 杜甫: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现实的感慨。
  2. 《静夜思》 - 李白:表达了对故乡的强烈思念。

诗词对比:

  • 《春望》与《鹧鸪天》: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杜甫更加强调战争带来的破坏与无奈,而郑文焯则更侧重于个人的情感与对往昔的追忆。

参考资料:

  1. 《清代诗人研究》 - 对清代诗人及其作品的学术分析。
  2.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提供古诗词的鉴赏方法与技巧。
  3. 《诗词的意象与修辞》 - 深入探讨诗词中的意象与修辞手法。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捕渔谣 古词 官仓鼠 黄鹤楼 残丝曲 怀仙志 阴那题化 宿南极山 新亭二首 新亭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石门颂 包含漠的词语有哪些 抱枝拾叶 天坍地陷 莫斯为甚 痴男子 麋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艮字旁的字 心字底的字 嬖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风字旁的字 包含详的成语 酉字旁的字 白字旁的字 错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灵歆 吴牛喘月 登崇俊良 嘻笑怒骂 硐长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