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4:33: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4:33:59
黄鹤何年去杳冥,高楼千载倚江城。
碧云朝卷四山景,流水夜传三峡声。
柳暗西州供聘望,草芳南浦遍离情。
登临一晌须回首,看却乡心万感生。
黄鹤究竟是什么时候消失的呢?高楼在江城旁屹立了千年。
清晨的碧云卷起了四周山的美景,夜晚的流水传来了三峡的声音。
在西州的柳树下我遥望着,南浦的芳草处处弥漫着离别的情愫。
登上高楼,短暂的停留后我必须回首,看到乡土的情怀涌上心头,感慨万千。
卢郢,生于宋代,字子乔,号澄江,晚号澄江老人。卢郢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以山水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与对自然的赞美。他的作品在当时的文人中颇具影响力。
《黄鹤楼》写作于卢郢游览黄鹤楼时,黄鹤楼自古以来就是游人留恋之地,承载着许多文人墨客的情思。这首诗写于一个深秋的时节,表达了诗人在游历名胜时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黄鹤楼》是卢郢的一首经典之作,通过描绘黄鹤楼的壮丽景象,表达对人生的感慨与对故乡的思念。诗中“黄鹤何年去杳冥”开篇即引出主题,黄鹤作为传说中的神鸟,象征着离去和不可追寻的理想,给人以无限遐想。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高楼、碧云、流水等意象,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浩渺,强化了诗人心中的孤独感和思乡情。
全诗的情感层次分明,前半部分描绘自然景色,后半部分转向个人情感,特别是在“登临一晌须回首”句中,诗人从景转情,表现了对故乡的眷恋与思念,展现了人对于故土的深厚情感和人生旅途中的无奈。
整体来看,诗歌不仅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更是一个心灵的写照,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流逝的感慨与对故乡的思念,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叹,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黄鹤”象征什么?
A. 失去的理想
B. 快乐的生活
C. 远方的旅程
D. 自然的美丽
“登临一晌须回首”中,诗人回首的情感是?
A. 自豪
B. 失落
C. 思乡
D. 愤怒
下列哪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A. 碧云朝卷四山景
B. 流水夜传三峡声
C. 看却乡心万感生
D. 草芳南浦遍离情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黄鹤楼》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