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次韵游景叔闻洮河捷报寄诸将四首》

时间: 2025-05-02 01:40:03

诗句

汉得洮州箭有神,斩关禽敌不逡巡。

将军快上屯田计,要纳降胡十万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40:03

原文展示:

汉得洮州箭有神,
斩关禽敌不逡巡。
将军快上屯田计,
要纳降胡十万人。

白话文翻译:

汉朝在洮州得到了神箭,
斩关而出,捕获敌人毫不犹豫。
将军快快实施屯田计划,
要接收投降的胡人十万人。

注释:

  • 洮州:古地名,今甘肃省一带,历史上为军事重地。
  • 箭有神:形容箭术高超,箭法精准。
  • 斩关:指攻破敌人的关卡。
  • 禽敌:捕获敌人。
  • 逡巡:犹豫,迟疑。
  • 屯田计:指将土地开垦、耕种,以增强粮食供给的策略。
  • 纳降:接纳投降的敌人。

典故解析:

  • 洮河:洮河是黄河的支流,历史上曾作为军事战略要地。诗中提到的“捷报”即为成功战役的消息。
  • 将军:可能指代当时的某位将领,代表汉朝的军事力量和决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魁,号山谷,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擅长写景抒情,作品多描绘山水、田园生活。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朝时期,正值北方民族入侵,汉朝需要加强防御和军事行动。诗人借此表达对战斗胜利的欣喜和对将领的支持,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氛围。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战场上的英勇和将军的果断,展现了军事行动的迅猛与决策的果敢。开篇以“汉得洮州箭有神”引入,表明了战斗中得到的神箭象征着强大的武器和士兵的勇气。接着“斩关禽敌不逡巡”,生动地描绘了战斗的场景,展现出将士们在战斗中毫不犹豫的精神。最后两句转向战略层面,强调了将军对屯田的重视,表现出一种既要打胜仗又要巩固后方的智慧。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有力,气势磅礴,既有战场的紧张感,也有对未来的展望,既体现了将军的决策能力,也反映了对于降敌的包容心态,蕴含着一种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汉得洮州箭有神:表明了汉朝在洮州取得了战斗优势,象征着强大的军事力量。
  2. 斩关禽敌不逡巡:描绘了战斗场景,士兵们英勇无畏、迅速行动。
  3. 将军快上屯田计:将军需要迅速实施屯田策略,以保障粮草。
  4. 要纳降胡十万人:希望能通过政策吸引降敌,增强自身实力。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斩关禽敌”和“快上屯田”,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排比:通过连续的动词“得”、“斩”、“快”、“纳”,突出行动的紧迫和重要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战斗胜利的欣喜、对将军果断决策的赞赏,以及对未来稳定局势的期许,贯穿着爱国主义情怀和对民族团结的渴望。

意象分析:

  • 洮州:象征战略要地,反映了战争的背景。
  • 神箭:象征着强大的武器和士兵的勇气。
  • 屯田:代表后勤保障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维。
  • 降胡:象征着包容和对敌人转变的期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洮州”指的是哪个地区?

    • A. 甘肃
    • B. 河南
    • C. 四川
  2. “禽敌”是什么意思?

    • A. 招募敌人
    • B. 捕获敌人
    • C. 训练敌人
  3. 诗中提到的“屯田计”主要是为了什么?

    • A. 扩张领土
    • B. 增强粮食供给
    • C. 招募士兵

答案:

  1. A. 甘肃
  2. B. 捕获敌人
  3. B. 增强粮食供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 黄庭坚 vs. 陶渊明:两位诗人均有描写田园生活的作品,但黄庭坚更侧重于战斗和军事策略,而陶渊明则着重于个人的隐逸生活和自然之美。

参考资料:

  • 《宋诗选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黄庭坚诗文研究》

相关查询

南都二首 立秋日九龙沟观莲 鄜城春望 太和杂题二首 赠蔡斯篁 峡山飞来寺 望小金山 斑竹 春日闲居述怀 春日(己巳岁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吠的成语 惮赫千里 臣字旁的字 掩目捕雀 儿字旁的字 万世不易 四字头的字 练裙子 喑噁叱咤 蜡鼻 釆字旁的字 别开一格 荤话 私窟 横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成群逐队 飠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