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29: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29:55
溪南三折水,近亦号沧浪。
竹外斜通渡,梅边侧置房。
宁甘老圃学,欲买异书藏。
抱膝非孤坐,春风到草堂。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位于溪南的环境,溪水蜿蜒曲折,发出沧浪的声音。房子旁边有竹林,斜斜的竹子掩映着通往渡口的小路,梅树旁边是我居住的小屋。我宁愿不去老园学习,也想去买一些异国的书籍收藏。此刻我抱膝而坐,尽管是独自一人,但在春风拂面的草堂里,心中却不感到孤独。
作者介绍:李良年,清代诗人,生平较为清贫,崇尚隐逸生活,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诗人暂时归隐南村时,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读书的渴望,反映了当时文人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李良年的《暂归南村题山房左壁 其二》是一首充满自然情趣与隐士哲学的诗作。诗中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山村环境,溪水蜿蜒流淌,竹林和梅花交相辉映,构成了一个和谐的自然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知识的渴求。
首联以“溪南三折水,近亦号沧浪”开头,生动地勾勒出溪水的清澈与流动,水声如同乐曲般回响,给人一种宁静而又悠远的感觉。接着,通过“竹外斜通渡,梅边侧置房”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生活的环境,呈现出一种闲适与自然的和谐。
在后面两联,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学习和阅读的重视,“宁甘老圃学,欲买异书藏”,显示出他对知识的渴望超过了对世俗生活的追求。最后一句“抱膝非孤坐,春风到草堂”则通过春风的温暖来象征朋友的陪伴与安慰,表达了诗人在孤独中找到的内心的宁静。
整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象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折射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与对知识的尊重,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本诗使用了比喻和对仗等修辞手法,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比如“溪南三折水”与“竹外斜通渡”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知识的追求,表现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溪南三折水”意指:
A. 溪水清澈
B. 溪流蜿蜒
C. 竹子茂盛
诗人宁愿不在老园学习,想要:
A. 追求功名
B. 收藏异国书籍
C. 隐居山林
“抱膝非孤坐”表达了诗人的:
A. 孤独感
B. 对朋友的思念
C. 内心的宁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良年的隐逸与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有异曲同工之妙,均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的超脱。但李良年的诗更强调对知识的渴望,而王维则更多地表现出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与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