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纳凉与陈生偶述 其五》

时间: 2025-07-27 16:47:51

诗句

尊彝古生銴,文胜质已镌。

埋璧珛满身,五德岂复全。

嗜古匪适用,所宝在𣧻穿。

遂令啖名者,老死故纸间。

束发悟其非,垂老岂惑焉。

精神傥别寄,稍久辄欲迁。

赖兹隽永味,庶以消长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6:47:51

原文展示:

尊彝古生銴,文胜质已镌。
埋璧珛满身,五德岂复全。
嗜古匪适用,所宝在穿。
遂令啖名者,老死故纸间。
束发悟其非,垂老岂惑焉。
精神傥别寄,稍久辄欲迁。
赖兹隽永味,庶以消长年。

白话文翻译:

尊重古代的品德和文化,然而文采已超越了质地。
一身埋藏了许多珍宝,但五种美德难以再全。
热爱古籍却与现实不合,所珍视的只是在于表面的装饰。
最终导致那些只追求名声的人,老死在古书的堆积中。
年轻时明白了这些道理,年老时又怎会迷惑呢?
精神如果暂时寄托在外,稍久就会想要迁移。
幸运的是,能够品味到这些永恒的真理,
这才是消磨漫长岁月的良方。

注释:

  • 尊彝:尊重古代的礼仪和文化。
  • :古代的一种乐器,象征文化的精致。
  • 埋璧珛:比喻身上藏有许多珍贵的宝物。
  • 五德:指仁、义、礼、智、信五种美德。
  • 啖名者:追逐名声的人。
  • 束发:指年轻时的思考和觉悟。
  • 精神傥别寄:精神可能暂时寄托在某处。

典故解析:

  • 五德:古代儒家思想中的基本道德准则,强调个人的德行修养。
  • 埋璧珛:古代传说中,璧和珛都是象征珍贵之物的玉石,常用来比喻潜在的价值被掩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济,清代著名诗人,其诗风常融古今,重视文化传承和道德教育。他的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思考为主,风格清新而有深意。

创作背景:

《纳凉与陈生偶述 其五》是诗人在夏日纳凉时,与友人闲聊的随笔。诗中通过对古文化的思考,反映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观察与批评。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古文化的尊重与当时社会中追逐名利的批判。开头两句提到对古文化的尊重与对文采的追求,却指出这种追求往往超越了内在的质朴。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埋璧珛”来形象地表明,虽然外在的装饰与追求华丽,但内心的五德却可能难以维持,暗含了对物质追求的反思。

诗中“嗜古匪适用”一语,揭示了对古籍的盲目崇拜并不适合现实的生活,真正的智慧在于能够辨析得失,而非仅仅是追求名声的表面。整首诗在思考中跳脱出个人的局限,强调了精神的寄托和对真理的追求。

最后,诗人以“赖兹隽永味,庶以消长年”来总结,表达了对永恒真理的向往和品味,强调在漫长的岁月中,能够通过理解这些深邃的道理来消磨时间的意义。这种对文化的追求与反思,正是周济诗歌的精髓所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尊彝古生銴:尊重传统文化与礼仪,强调古代文化的珍贵。
  2. 文胜质已镌:文化的表面华丽已经超越了内在的真实品质。
  3. 埋璧珛满身:身上虽有许多珍贵的东西,但内在的五德可能已不全。
  4. 嗜古匪适用: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并不适合现实生活。
  5. 所宝在穿:追求名声的价值只在于表面的装饰。
  6. 遂令啖名者:最终导致那些追求名声的人老死在古书堆中。
  7. 束发悟其非:年轻时明白这些道理,年老时不会再迷惑。
  8. 精神傥别寄:精神如若寄托在某处,稍久便想要迁移。
  9. 赖兹隽永味:能够品味到永恒的真理,能消磨漫长岁月。

修辞手法:

  • 对比:古与今、华丽与质朴的对比,突出诗人对文化的思考。
  • 比喻:将珍贵的文化比作埋藏的宝物,增强了诗的形象性。
  • 设问:通过疑问的方式引发读者的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对古文化的尊重与现实生活的矛盾,强调了内在的道德修养与外在名利的对立,表现出一种追求真理和智慧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古生:象征传统文化。
  • 璧珛:象征珍贵的事物,暗示内在的价值。
  • 五德:指道德修养,强调内在的品德。

文化内涵:

古文化的传承与现代生活的结合,反映了个体在社会中的追求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何为“尊彝”?

    • A. 尊重古代的礼仪和文化
    • B. 崇尚个人主义
    • C. 追求名利
  2. “埋璧珛满身”表达了什么含义?

    • A. 拥有表面的华丽
    • B. 内在的德行缺失
    • C. 对古籍的热爱
  3. 诗中提到的“五德”指的是?

    • A. 仁、义、礼、智、信
    • B. 财富、名声、地位
    • C. 诗、书、画、乐、道

答案:

  1. A
  2. A,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诗词对比:

  • 比较周济的《纳凉与陈生偶述 其五》和李白的《静夜思》,二者都涉及对时间和生命的思考,但周济更强调对古文化的反思与现实的结合,而李白则侧重于对人生孤独的感慨。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赏析》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李参政上刘舍人阁学 题剑门 肩吾摘傍梅读易之句以名吾亭且为诗惟发之用 虞美人(邓_子美生日) 李参政生日 鹧鸪天·内贵何妨知我希 和范少才咏雪三首 腊日同舍郎即湖上送诸葛吏部赴胡北常平次汪 游临丞挽诗 用黄侍郎韵题宇文发运瑞萱亭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二而一 彩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浮谈 意气相得 幸是 包含钵的词语有哪些 伞幄 券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儿童之见 鬼字旁的字 府室 道不掇遗 奉扬仁风 丨字旁的字 邑字旁的字 智用 足字旁的字 齒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